
貧血成因?貧血類型?
貧血的成因與紅血球和血紅素的生成、流失和細胞功能息息相關。紅血球和血紅素的生成需要各種營養,缺乏必要營養是導致貧血的最常見原因。
- 缺鐵性貧血:這是最常見的貧血類型,是由於體內缺乏鐵質,令身體無法生成足夠血紅素所致。它通常由血液流失(例如月經過多或腸胃道出血)、不良飲食習慣或懷孕所引致。
- 慢性病貧血(繼發性貧血):這是全球第二常見的貧血類型,普遍發生於住院患者中。它可由多種疾病引起,例如慢性感染、類風濕、惡性腫瘤等。這些疾病都會嚴重影響紅血球的生成。
- 葉酸缺乏性貧血:葉酸是製造基因和紅血球的重要成分。通常從飲食中的綠色蔬菜和堅果中欇取所得。不良的飲食習慣、特定藥物(例如甲氨蝶呤、苯妥英)以及懷孕都有機會導致葉酸缺乏性貧血。
- 維他命B12缺乏性貧血:維他命B12的作用與葉酸相似。它通常存在於肉類和魚類當中,但不存在於大多數植物及蔬果。維他命B12缺乏性貧血通常由不良飲食習慣、胃切除手術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克羅恩病)所引起。
- 惡性貧血:這種貧血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於胃部無法產生自行生成胃內因子(IF)所致。胃內因子是吸收維他命B12所需的一種基礎蛋白質。
- 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一種罕見的幹細胞疾病,是因骨髓造血組織顯著減少並無法製造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等細胞,引起造血功能衰竭。這類型的貧血大多數原因是輻射、自身免疫能力異常和有毒藥物接觸史。
- 溶血性貧血:紅血球一般壽命約為120天。溶血是指當紅血球在正常壽命之前過早分解。溶血可能毫無症狀,但若果骨髓無法代償溶血,就會導致溶血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可以是由外在原因(例如藥物副作用、自身免疫作用)或是遺傳性原因(例如鐮刀型貧血、地中海貧血)所致。
- 鐵粒幼細胞性貧血:這是一種骨髓疾病,是指當身體有足夠鐵質但無法製造足夠血紅素的情況。它可以是因後天因素、遺傳性或特發性原因誘發的。
貧血如何診斷?
貧血主要可從其症狀及血液檢查來確診,臨床常用的貧血診斷方法包括:
- 全血細胞計數:檢查血液中的紅血球和血紅素數量是最直接地確認貧血的方法。當計數水平低於正常值時即可來確診貧血。
- 外圍血液抹片檢查:這是一項血液樣本檢查,透過顯微鏡以觀察紅血球及其他血液細胞的形狀、顏色和大小是否異常。
- 體格檢查以診斷內出血:醫生可能會進行體格檢查,以排除內出血或任何其他可能導致貧血的原因。若懷疑胃腸道出血,則或需要進行糞便潛血試驗(FOBT)、上腸胃道內窺鏡檢查或結腸鏡檢查。
貧血的風險因素
貧血可以是遺傳性、後天因素誘發或特發性的,伴有以下情況的人群一般具有較高貧血風險:
- 懷孕:懷孕期間母體會增加血容量,也會增加製造紅血球和血紅素的營養供應,以支持胎兒生長及發展。因此,當身體需要更多鐵質時而未能足夠供應時(例如缺乏飲食),則可能會出現貧血。
- 飲食:大量飲酒和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鐵質、葉酸和維他命B12)皆可能導致貧血。因此,保持健康均衡的飲食尤為重要。
- 家族病史:如果你的家庭成員有遺傳性貧血病史,例如鐮刀型貧血和地中海貧血,你患上貧血的風險則會增加。
- 腸道疾病:克羅恩病和乳糜瀉會影響鐵質吸收,從而增加貧血的風險。
- 經期女士:月經或會使女士血液大量流失,因此絕經前的女性比男性和更年期後婦女更容易患上貧血。
- 年齡: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患上貧血的風險較高。
- 其他情況:某些藥物(例如抗癲癇藥和化療藥物)以及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等,亦可能導致貧血。
貧血治療
貧血的治療主要取決於貧血的原因和嚴重程度。輕微貧血一般只需透過膳食或補充劑來補充營養便可;而嚴重病例則甚至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一般來說,貧血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治療:
- 補充劑:治療營養性貧血的最直接方法是服用非處方的鐵補充劑(例如聚麥芽糖鐵和硫酸亞鐵)、葉酸和維他命B12補充劑。但出血或吸收不良所引起的貧血則不能以補充劑治療。此外,維他命C補充劑亦可以促進鐵質吸收。
- 改變生活方式:除了營養補充,日常健康的飲食習慣對攝取足夠的營養亦至關重要。例如:富含鐵質的食物包括乾果、豆類和紅肉等;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包括橙、士多啤梨和番茄等;維他命B12可以從肉類和魚類中攝取;而葉酸則大多可由綠色蔬菜和堅果欇取。
- 輸血:在急性和嚴重情況下,患者需要立即進行輸血以補充流失的血容量。
- 藥物:紅血球生成激素刺激劑(ESA,如 Darbepoetin alfa 和 Epoetin alfa)可用於治療與慢性腎病、化療或抗愛滋病毒治療相關的貧血。這些藥物可刺激骨髓生成更多紅血球,一般由靜脈注射劑。當腎臟疾病或乳糜瀉等慢性疾病患者患有貧血時,亦可以考慮靜脈鐵劑輸注。
- 手術:如果貧血原因與內出血有關,即需要通過手術糾正內出血問題。
- 治療根本貧血原因:其他導致貧血的原因,例如大量出血或感染,應清楚辨明並解決。
- 幹細胞移植和免疫抑制劑:這些治療可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和病人年齡而採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
常見問題
貧血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貧血最常見的原因是體內的鐵質儲存不足,導致缺鐵性貧血。鐵質對於製造血紅素至關重要。血紅素是紅血球中的一種蛋白質,負責將氧氣輸送到全身各部位,確保有效的細胞新陳代謝。
貧血的最快治療方法是什麼?
貧血的症狀有哪些?
什麼飲品含有大量鐵質?
*本文由Dr. Gordon Chak Man Cheung 張澤民醫生審核。張醫生現執業於香港中環倫敦醫療診所。張醫生為香港執業之全科醫生,畢業於倫敦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張醫生曾於倫敦及英格蘭東南部多家醫院的心臟科、內分泌科、腫瘤科、兒科和婦產科行醫。張醫生為英國皇家內科醫學會及英國皇家全科醫學會之院士,同時持有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文憑、兒科文憑及臨床皮膚科文憑。
本文由Healthy Matters獨立撰寫,未經贊助。它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
張澤民醫生
已經專家審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