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成因、症狀和治療等

哮喘會令呼吸困難。根據《 2018年全球哮喘報告》,哮喘影響著全球超過3.3億人,每日導致約1000人死亡。在香港,約有10%的兒童和5%的成年人患有哮喘,意味著超過33萬個市民患有哮喘。
什麼是哮喘?
哮喘是由發炎引起的常見慢性呼吸道疾病。發炎的支氣管會變得很容易受外來物刺激,令氣管壁周圍的肌肉收緊,導致支氣管變窄和腫脹。發炎亦會刺激黏液分泌,令氣管進一步收窄,導致氣喘、呼吸困難、咳嗽和胸口有壓迫感。
哮喘可在任何年齡發展,通常始於兒童早期。據報約有50%的患者在10歲之前就出現了哮喘症狀,較多男生在童年時受哮喘影響,而哮喘在成年女性中則較普遍及更嚴重。
儘管哮喘仍然是無法治癒的疾病,但可以通過藥物和其他形式的治療有效控制哮喘。氣管阻塞可以透過藥物來改變情況,有時也可能會自己突然變好。
哮喘類型
哮喘主要有兩類:
- 敏感性哮喘:它由塵蟎、霉菌和花粉等過敏原誘發。大多數敏感性哮喘的患者是兒童。它可以是遺傳的。患者經常會有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症狀,例如濕疹和鼻敏感。避免任何已知的過敏原可以改善症狀。
- 非敏感性(內發性)哮喘:它是由過敏原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例如煙霧、冷空氣、壓力和病毒。大多數病例見於中年或老年人。它通常不是遺傳性的,比起男性,它在女性中更常見。
哮喘也可以分為其他類型,例如:
- 職業性哮喘:在工作場所中吸入化學物和煙霧等物質引起。引起職業性哮喘的風險較高的工作場所包括麵包店、醫院和診所、寵物店和農場。
- 季節性哮喘:症狀出現在一年中的某個特定時間,例如在春季由於花粉引起的症狀或在冬季因冷空氣引起的症狀。
- 運動引起的哮喘:也稱為運動誘發性氣喘,它是由於做運動時的一些因素而可能誘發的。
徵兆和症狀
哮喘的臨床症狀隨時間、頻率和強度而改變。它們可能會逐漸出現,也可能會突然強烈地出現。
- 長期或經常咳嗽,通常在晚上或清晨、運動後或笑的時候加劇。這是主要症狀,尤其是在兒童中。
- 喘氣,呼氣時發出哨子聲。它是哮喘最典型的症狀之一。
- 由於氣管壁周圍的肌肉收縮而導致胸口有壓迫感。
- 由於氣管狹窄導致呼吸急促,使空氣難以進出肺部,這可能會減少氧氣供應到人體所有不同部位。
- 黏液(痰)增加,由於形成的黏液塞會阻塞氣管,因而使呼吸更加困難。
原因和誘發因素
導致哮喘的原因尚未清楚;但是,可能涉及一些環境和遺傳因素。了解並避免個人的誘發因素很重要。
- 過敏症
- 吸入致敏原,例如屋內的塵蟎、動物皮屑、霉菌、真菌和花粉。
- 香煙煙霧。它還會加速肺功能衰退。懷孕期間接觸香煙煙霧還會使小朋友患哮喘的風險更高。
- 空氣污染物
- 做運動
- 冷空氣
- 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感染,例如普通感冒
- 情緒,例如抑鬱、壓力甚至大笑。
- 食物和添加劑,例如堅果、雞蛋、魚、食物防腐劑和色素。
- 藥物。每十名就一名哮喘成年人會因布洛芬(Ibuprofen)等的非類固醇類消炎藥而誘發急性哮喘加劇。其他藥物亦可能會使哮喘惡化,包括阿士匹靈和β受體阻滯劑(如阿替洛爾)。
哮喘診斷
您的醫生可能會透過檢查您的病史來診斷哮喘。患有濕疹和花粉症等過敏性疾病、或有家人患有這些疾病或哮喘的話,自己患哮喘的可能性會更高。您可能會被要求描述已出現的症狀、發作時間、可能的誘發因素、其他健康問題和目前正在使用的藥物。
進行身體檢查以
- 尋找任何典型的徵兆和症狀,特別是呼吸時出現喘氣;
- 檢查身體狀態是否特應性(即容易患上過敏症);
- 排除是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和胃食道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進行不同診斷測試以評估您的肺功能狀況
- 肺活量測定法(Spirometry):測量您呼氣和吸氣的空氣量以及呼吸速度。此測試確定哮喘的嚴重程度。
- 最高峰流速(Peak flow):在深深吸一口氣後,盡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把空氣從肺部排出以測量速度。這測試亦可以在家中進行以自我評估。
其他測試包括
- 支氣管激發試驗(Bronchoprovocation):透過使用乙酰甲膽鹼(methacholine)等物質直接刺激支氣管肌肉收縮以測量支氣管反應度。反應可能暗示有哮喘。
- 運動激發測試:比較劇烈運動前後氣流受限的程度。
- 一氧化氮呼氣測試(Exhaled nitric oxide):量度呼吸時呼出的一氧化氮的量。一氧化氮水平升高與肺部呼吸道腫脹有關,亦可能暗示有哮喘。
- 皮膚點刺/過敏測試(Skin prick/allergy testing):有助於確認個別患者的哮喘誘發因素。
- 造影檢查(Imaging tests):進行胸部X光、CT掃描、磁力共振、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等造影檢查,以檢查肺部是否有異常,並排除其他可能原因。
哮喘的治療方法
即使目前尚未有已知治癒哮喘的方法,但有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的方法。治療計劃會隨著時間而變,具體取決於哮喘的嚴重程度、對治療的反應和控制水平。
大多數藥物都是吸入式的,使藥物可以直接吸入送到受影響的部位,並以最小的全身性副作用發揮最大的功效。在嚴重的情況下,患者可能同時需要口服和吸入藥物。
長期預防藥物
這些類型的藥物每日都要服用,以減少氣管炎,從而避免出現症狀和哮喘發作。
1. 吸入式類固醇
它們是長期控制哮喘的一線抗炎藥。重要的是,對吸入式類固醇產生的反應不會立即發生,可能需要幾日到幾星期的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這些吸入器的一個常見副作用是口腔念珠菌病(鵝口瘡),可以通過使用隔離器讓吸入器輸送藥物,或者每次用藥後用水漱口並吐出,來避免這種情況。據指長期使用吸入器可能會稍微阻礙兒童的生長。
例子:倍氯米松(beclomethasone)、氟替卡松(fluticasone)和布地奈德(budesonide)。
2. 長效β激動劑(Long-acting beta-agonists)
這些是長效支氣管擴張劑,可透過打開狹窄的支氣管來幫助減輕症狀。長效β激動藥不應被單獨定期使用,但與吸入式類固醇合用時很有效。不應在哮喘發作時使用它們,因為它們起作用的速度不夠快,而且它們與嚴重的哮喘加劇有關。
例子:福莫特羅(formoterol)、 沙美特羅salmeterol和維蘭特羅(vilanterol)。
3.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Leukotriene modifiers)
這些類型的口服藥物透過抵抗白三烯素的作用來打開支氣管,白三烯素是一種引起平滑肌收縮的炎性化學物質。這類藥物有些是咀嚼片的形式。
例子:孟魯司特(montelukast)和扎魯司特(zafirlukast)。
這種藥物可以放鬆呼吸道的肌肉並減輕炎症。由於更加新的治療方法更有效且副作用更少,因此茶鹼如今很少被使用。如果是緩釋片劑/膠囊的形式,請勿咬碎或咀嚼片劑/膠囊。
5. 抗膽鹼劑(Anticholinergics)
這些是吸入性支氣管擴張藥,主要作為嚴重哮喘的輔助治療。常見的副作用是口乾和頭暈。
例子:噻托溴銨(tiotropium)和異丙托溴銨(ipratropium)。
6. 肥大細胞穩定劑(Mast cell stabiliser)
它們阻止組胺(histamine)的釋放,組胺是引致多種炎症症狀的物質。
例子:克羅莫林鈉(cromolyn sodium)。
7. 免疫調節劑(Immunomodulators)
它們是注射的形式,以減少免疫系統對過敏原有過度反應。如果您患有中度至嚴重敏感性哮喘,則可能需要生物製劑。
例子:奧馬珠單抗(omalizumab)和美泊珠單抗(mepolizumab)。
8. 組合吸入藥物
一些患者可能會發現組合吸入器使用很方便,因為它們同時含有吸入式類固醇和長效β激動劑。
例子:舒悅泰(Seretide)、信必可(Symbicort)和衛呼(Relvar Ellipta)。
即時舒緩藥物
用於急性哮喘和預防運動引起的哮喘的快速搶救藥物。您應該每一刻都隨身攜帶它們。
1. 短效β激動劑(Short-acting beta-agonists)
它們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內促進支氣管擴張,從而提供快速緩解。5歲或以下的兒童通常只使用短效β激動劑來治療喘氣。
短效β激動劑能以霧化器的形式被使用,該霧化器會產生薄霧,讓患者可透過面罩或煙嘴吸入藥物。您也可以利用吸入器將其吸入,可選擇是否同時使用隔離器。
例子:沙丁胺醇(salbutamol)、特布他林(terbutaline)。
2. 口服和靜脈注射皮質類固醇(Oral and intravenous corticosteroids)
這些是用於嚴重哮喘的短期治療。長期服用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副作用,例如骨質疏鬆、皮膚變薄、出現淤青和脂肪再分佈。但是,當用於快速控制急性的嚴重哮喘發作時,它們可能是安全且高效用的。
例子:強體松(prednisone)和甲基潑尼松龍(methylprednisolone)。
3. 短效抗膽鹼劑(Short-acting anticholinergics)
這些通常不如短效β激動劑般有效,但可以幫助不能耐受短效β激動劑的患者。
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
免疫治療亦稱為過敏原疫苗注射治療,可減少免疫系統對過敏原的過度反應。免疫治療可幫助敏感性哮喘患者。
何謂哮喘不受控
根據全球哮喘防治創議(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如果您在過去4星期中經歷了以下至少3種情況,您的哮喘會被視為不受控制:
- 日間出現症狀的頻率多於一星期兩次。
- 由於哮喘而令睡眠受影響和夜晚睡覺時醒來。
- 每週兩次以上使用了即時舒緩藥物。
- 哮喘導致日常身體活動受限制。
如果您發現自己遇到至少3種或以上的上述症狀,您則應該去看醫生以再檢查並加強治療。
哮喘行動計劃
哮喘的行動計劃是醫生在您的參與下準備的獨特書面計劃。行動計劃教您
- 如何識別哮喘惡化的症狀。
- 根據嚴重程度,每種症狀應服用哪種藥物。
- 何時應立即求醫。
- 如何控制和避免誘發因素。
預防和自我保健
您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來改善控制哮喘。
- 避免任何已知的誘發因素,例如保持家中盡可能無塵。
-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定期運動、均衡飲食、適當的壓力管理。
- 戒煙。
- 留意天氣變化。
- 確保您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吸入器。如果在使用吸入器時有協調困難,則可以將其與隔離器一起使用,或使用其他吸入形式。
- 在家檢查自己的哮喘情況,例如記錄最高峰流速。
- 接種年度流感疫苗。流感對哮喘患者的影響比其他人更嚴重。
在香港進行哮喘治療的費用是多少?
香港公營部門的治療費用:
對於持香港身份證的合資格人士,專科門診的費用為$135( 首次診症),其後每次診症為$80。每種藥物$15。
對於沒有香港身分證的不合資格人士,專科門診的費用為每次診症$1190。
請注意在公營部門的輪候時間,可能會非常長。
想得到更多相關的詳細資訊,請致電2300 6555與醫院管理局聯繫。
香港私營部門的治療費用:
費用將根據患者的病情、醫生費、藥物費和每間醫院或診所的管理費而有所不同。最好先諮詢您的醫生並討論適合您情況的選擇。我們的研究發現,呼吸系統科醫生的一般諮詢費在$400至$1800之間,並不包括藥物費用。
* 以上列出的收費資訊是截至2020年6月調查所得,以上所有價錢以港元作單位。如有不準確或錯漏之處,本網站概不負責,亦不承擔相關之責任。在前往診所之前,最好先提前打電話以確保獲得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