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是一種綠色的豆莢植物,它略帶甜味,歷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就為人類種植,在世界各地都被食用。蠶豆用途豐富,可作乾糧、蔬菜煮食,在農業方面亦可用作飼料和肥料。新鮮的蠶豆可以煮、炒或做湯, 市面上亦常見售賣酥炸後的蠶豆零食。蠶豆富含纖維、蛋白質和礦物質,有效控制體重、有益腸道健康,更可改善高血壓及緩解帕金遜症,但患有蠶豆症(Glucose-6- 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Deficiency)的人士不可接觸和食用。
非洲北部及亞洲西南部
1月至4月
蠶豆含有大量蛋白質和纖維,可以改善飽腹感,從而降低卡路里攝入量和減輕體重。研究發現,進食卡路里相同但蛋白質含量不同的食物時,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會增加飽腹感。另外,膳食纖維不會被消化,可以在腸胃中吸收水分,令食物膨漲,可抑制飢餓,從而減少其他高卡路里食物的攝入。膳食纖維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身體裡的廢物,預防便秘和大腸癌。
蠶豆含有豐富鉀質和鎂質,可以改善血壓問題。鉀有助鈉排泄,可減少水腫,同時可紓緩血管壁所受到的壓力,有助降低血壓。此外,鎂可增加一氧化氮的產生—— 一種有助放鬆血管的物質,可保持血液流通。進食高鉀和高鎂的食物都是「得舒飲食」 (DASH) 推薦的飲食模式,得舒飲食是一種防止高血壓的飲食方法,除了可控制血壓,更有助心臟健康。
蠶豆含有卡左雙多巴(Levodopa-Carbidopa),一種可轉化為神經遞質多巴胺(dopamine)的化合物。帕金遜症會導致產生多巴胺的腦細胞死亡,導致震顫、運動功能問題和行走困難。 這些症狀通常用含有卡左雙多巴的藥物治療,因此,吃蠶豆可能有助於緩解帕金遜症的症狀。研究發 現,蠶豆可增加血液多巴胺水平,與卡左雙多巴藥物功效相似,可以改善症狀。多巴胺在運動表現、記憶力、產生快感功能都發揮著重要功能,即使沒有帕金遜症,進食蠶豆仍有助多巴胺的產生。
因蠶豆含有大量鉀質,會降低血壓,服食降血壓藥或低血壓人士要注意適量攝取,避免血壓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