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是一種甲殼亞門十足目節肢動物,有較長的腹部,下腹有游足適於游泳,蝦的頭呈圓柱形,觸角大多都很長。其他名稱中有「蝦」並不包括在此類別中,例如瀨尿蝦屬於口足目。新鮮蝦在街市可以很容易找得到,其食用方法亦有許多例如蒸、清炒都可以,是最受歡迎的海鮮之一。蝦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可以減低身體內的膽固醇水平,有助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蝦還含有豐富的蝦青素(Astaxanthin)和蛋白質,具有抗氧化功效,提高免疫力,從而降低患上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
中南美洲太平洋岸
春天、秋天
雖然蝦 的膽固醇含高,但食物中的膽固醇並不會直接轉化為血管中的膽固醇。另一方面,有研究指出,參加者食用蝦後,其「好膽固醇」(HDL-C)水平增加了12.1%,而「壞膽固醇」(LDL-C)只上升了 7.1%,正面影響了體內總膽固醇的比例。蝦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減低身體內的膽固醇水平。另外,蝦含有的omega-3脂肪酸還可以通過下調促炎症的物質生成來減緩炎症,這樣能大大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自由基造成的氧化壓力是導致衰老、炎症和腫瘤的主因,會因處於輻射環境或長期接觸化學物而增加。研究指出,蝦含有豐富的蝦青素(Astaxanthin),它是給予蝦熟後變紅色的天然色素,還具有抗氧化功效,能夠中和自由基,保護體內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害,有效抑制脂質/膽固醇氧化和增加細胞的抗氧化劑水平,從而降低患上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
蝦除了含有豐富的蝦青素外,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都有助加強人體的免疫力。每100克新鮮蝦肉(約3-4隻大蝦)便 含有20多克的蛋白質,其含量並不遜色於其他肉類,是魚、牛奶的幾倍。而且蝦的肉質鬆軟,所以易於消化,因此所含有的蛋白質如甘氨酸(Glycine),都可以容易被人體吸收,有助細胞修復和成長,提高免疫力。
食用適量蝦沒有明顯的副作用。
蝦中有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的化學物質,有些人食用會皮膚痕癢/發紅,甚至氣喘不適。
其實方法很簡單,先放入雪櫃急凍約30分鐘,然後在蝦頭下數第三節,並剝走蝦殻。捉緊蝦尾,以輕力把整個蝦尾的蝦殻拔出。最後再捉實蝦頭,同樣以輕力拉開,蝦腸自然會連蝦頭拔出,不需要刻意挑蝦腸。
新鮮的蝦身會自然捲曲,而蝦頭和蝦身的連接亦會緊密,之間沒有鬆脫,而蝦頭會有光澤。如果可以用手觸摸,可以輕按蝦身,若肉質飽滿且有彈性,沒有腥臭,則代表蝦是新鮮。若蝦頭有點黑,還是可食用的,並不影響並新鮮度。
蝦頭不太建議食用,因為如蝦生於含高重金屬的水裡,大量的重金屬都會聚集在頭部,因此食用蝦頭並不建議,以免危害健康。
本網站上的食物營養資訊只提供了最相關的食物資訊。這些資訊並不是醫療建議。有關具體的治療建議,請徵詢你的醫生或營養師,並按照你所服用的藥物說明使用。
Healthy Matters是領先香港的健康資源平台。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編輯團隊和醫療專家均具豐富經驗,致力製作高質素而精采的資訊內容,從預防到治療,一路陪你活出健康人生。
無論你需要關於病症、藥物及補充品、食物營養、心理健康的資訊,還是在香港尋找醫生、診所,在這裏都應有盡有!
健康無價。從今天起,與Healthy Matters一同開展你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