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英文:Hypertension)是一種慢性疾病,嚴重高血壓會增加患上心臟、大腦、腎臟等疾病的風險。在香港,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患有高血壓——然而,當中一半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因為高血壓一般沒有症狀,患者往往在出現併發症後才發現患病。想知道如何及早診治高血壓?正常血壓範圍是多少?繼續閱讀此指南以了解高血壓。
血壓是當心臟泵血時,泵出的血液施加在血管壁上的壓力。一般而言,我們需要正常的血壓來推動血液通過身體,以使溶在血液內的氧氣和營養可以到達身體各部位的細胞。血壓會因為心肌收縮的力度、血管的彈性和綜合許多其他原因,而上升和下降。正常生理情況下,我們的血壓全天都按一定節律波動,並會受情緒和活動影響。譬如說,憤怒或焦慮的情緒會使血壓升高,而在放鬆休息或睡眠時,血壓會隨之下降。
成年人的正常收縮壓(systolic pressure)應低於 120 mmHg,正常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應低於 80 mmHg(也寫作 120/80 mmHg)。高血壓是指收縮壓持續高於 140 mmHg,或舒張壓持續高於 90 mmHg(即 > 140/90 mmHg)。
高血壓患者一般不會有症狀。建議每人定期測量血壓,患者才得以發現自己的血壓異常,並及早在出現任何併發症之前盡快進行治療。成年人應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壓,而 75 歲以上的長者則應每年至少到診所測量兩次血壓。
高血壓根據其病因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或繼發性高血壓。
大約 95% 的高血壓個案屬於原發性。原發性高血壓是指無法找出確切原因的高血壓情況,不過某些風險因素會增加罹病機率,包括:
繼發性高血壓是病因明確的高血壓,通常由血管疾病或藥物引起。原發性高血壓的風險因素也會影響繼發性高血壓的嚴重程度。以下是一些導致繼發性高血壓的原因。
另外,這些藥物有可能會令血壓升高:
若未能控制好高血壓,便有機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高血壓的常見併發症包括:
血壓通常以 mmHg (毫米汞柱)為單位測量。 它有兩組數字:
血壓水平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血壓水平分類 | 收縮壓/上壓 | 舒張壓/下壓 | |
正常血壓 | < 120 mmHg | 及 | < 80 mmHg |
高血壓前期 | 120 - 139 mmHg | 及/或 | 80 - 89 mmHg |
高血壓 | ≥ 140 mmHg | 及/或 | ≥ 90 mmHg |
第一期高血壓 | 140 - 159 mmHg | 及/或 | 90 - 99 mmHg |
第二期高血壓 | 160 - 179 mmHg | 及/或 | 100 - 109 mmHg |
第三期高血壓 | ≥ 180 mmHg | 及/或 | ≥ 110 mmHg |
不同的醫學指引對高血壓範圍的定義略有不同。在香港,醫生一般會將 140/90 mmHg 作為高血壓的界限。但是,一些醫生或會應用更嚴格的界限並將血壓持續超過 130/80 mmHg 的患者根據個人情況診斷為高血壓。
大多數人在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之前都不知道自己的血壓。高血壓前期是高血壓的前一種狀態,表明發生高血壓的風險很高。
血壓需要使用血壓計測量。血壓計有不同型號,其中手動血壓計(需自行充氣)和電子血壓計是最常用的。醫生可能會要求高血壓患者每天在固定時間自行記錄血壓。
在家測量血壓:電子血壓計的使用方法
高血壓主要由醫生測量血壓後診斷。如果醫生為你測量的血壓記錄連續超過 120/80 mmHg(高血壓前期)或持續超過 140/80 mmHg 或更高(高血壓),醫生會診斷您患有高血壓。
當記錄到高血壓時,您的醫生也可能會為你測量心率、計算 BMI、進行身體檢查和其他測試以確認診斷並尋找高血壓的原因。
醫學建議高血壓患者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血壓,特別是留意以下幾點:
如果進行上述生活方式改變後高血壓仍然持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亦會更高。伴隨生活方式的改變,醫生也可能會讓你服用以下抗高血壓藥:
即使患有高血壓的你可能不會感到身體不適,但你還是應該要按醫生的指示服用處方藥。按時服用藥物、定期記錄血壓及體檢、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積極的自我管理,這些對於治療高血壓及防止併發症是非常重要的。
採取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預防高血壓的第一步。
健康成人的正常血壓為 120/80 mmHg 或以下。任何高於 120/80 的血壓都可能反映你面臨高血壓和其他心血管問題的風險。你應通過健康的生活習慣、低鈉低油飲食和定期鍛煉 來維持或降低血壓。
高血壓在早期很少出現症狀。如果你出現頭暈、頭暈、頭痛或流鼻血等非特異性症狀,則你可能患有高血壓,並且需要立即就醫。請務必定期檢查血壓,以便儘早診治高血壓。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鈉飲食、吸煙或飲酒、壓力等都可能引致你的血壓升高。而某些風險因素,如遺傳、年齡、超重或肥胖以及缺乏運動,則會增加你患上高血壓和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
你或會發現,在診所測量的血壓值可能總是高於自己在家測量的血壓值,這被稱為「白袍高血壓」("white coat hypertension”)。這是由於你在診所環境中較容易變得焦慮和緊張,令到血壓上升。進行血壓測試時,請保持放鬆和穩定呼吸,讓自己處於舒適的姿勢及充分休息。
新冠疫苗可以有效將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降低至五至九成,也會減低受感染後的死亡 風險至四成或更少。若你患有高血壓,而病情受到良好的控制,你可以咨詢醫生有關接受新冠疫苗的意見。若你的高血壓不穏定,或有其他併發症,醫生或會建議你的病情緩和後才打疫苗。有關疫苗的任何疑問,歡迎咨詢醫生及藥劑師!
本文由Healthy Matters獨立撰寫,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
Healthy Matters是領先香港的健康資源平台。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編輯團隊和醫療專家均具豐富經驗,致力製作高質素而精采的資訊內容,從預防到治療,一路陪你活出健康人生。
無論你需要關於病症、藥物及補充品、食物營養、心理健康的資訊,還是在香港尋找醫生、診所,在這裏都應有盡有!
健康無價。從今天起,與Healthy Matters一同開展你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