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麻疹:香港全方位指南

自2019年年頭,世界各地發出多宗麻疹疫情。本次麻疹爆發令到人心惶惶,外遊人士尤為擔憂。本港通報的麻疹案例大多涉及到香港國際機場轉機人士及機場工作人員(飛行員、空乘人員、行李處理員、海關工作人員等)。截至4月29日,香港今年共爆發67宗麻疹個案。
Healthy Matters為你提供安全度過疫情高發時段的全方位指南,更有專業醫生提供意見建議,助你守護自己及家人朋友的健康。
麻疹的病徵?
通常,受感染的人初時會發高燒(高達40攝氏度,或104華氏度),持續4至7日後,會出現以下病徵:
- 眼紅、流眼水、畏光
- 眼皮腫脹
- 流鼻水
- 口腔內出現灰白斑白點(柯氏斑點)
- 咳嗽
病徵可能維持2至4天,開始出現麻疹紅斑,約持續一周。麻疹首先出現在髮線、頸部,逐漸蔓延全身。
麻疹最顯著的病徵是紅疹,開始是紅色平坦的小疹子,慢慢轉為褐色(“污斑”),隨後可能連成大片,同時感染者感到搔癢。
為何麻疹感染風險大?
麻疹病毒感染的部位是喉嚨和鼻內黏膜。受感染者與他人講話、咳嗽時即可透過飛沫傳播。病毒在空氣中、接觸物體表面2小時內會保持活性。此時,如有人接觸病毒所在表面,或者吸入含病毒的空氣,如果對病毒無免疫力,有90%的可能會受到感染。
在接觸病毒之後,病毒潛伏期可持續7至18日。
麻疹疫情為何得到如此重視?
麻疹是一種可引致嚴重後果的疾病。通報的案例中,30%有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在美國每100宗案例即有2至3例死亡。
常見的麻疹併發症有:
- 腹瀉(最常見的併發症:8%的受感染者會出現腹瀉,尤其是小童)
- 中耳炎(發生比例7%)
- 肺部、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哮吼,發生比例6%)
- 喉頭發炎(喉炎)
- 嘔吐
- 發燒引發的熱性痙攣
較不常見但最為嚴重的併發症包括:
- 肝炎(肝部感染)
- 病毒引發腦部和脊柱感染(腦炎和腦膜炎)
誰是麻疹的高危易感人士?
懷孕婦女
如果孕婦對麻疹無抵抗力,腹中胎兒即有嚴重健康風險,主要包括:
- 早產(孕期不足37周)
- 出生體重偏低
- 流產(孕期不足24周)
- 死產(孕期24周以上)
未滿一歲的兒童
未滿一歲的兒童可能尚未接種疫苗,或僅接種了一劑疫苗,因此受感染風險會較高。
免疫功能受損的人士
免疫功能受損的人士在病毒面前抵抗力較弱,易受感染。因此,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亦較高。愛滋病感染者、接受移植或癌症治療的人士面對麻疹應尤為警惕。
麻疹如何治療?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致的,現時無特定藥物治療。受麻疹感染者應臥床休息,多飲水,幫助身體抵御病毒感染。通常受感染者會在7至10日內病情緩解。
何時就醫?
如果懷疑自己可能感染了麻疹,應盡快向醫生求診。
在前往診所見醫生之前,請與醫生聯系解釋病情,以避免在未告知醫生的情況下臨時上門,擴大病毒傳播範圍,增加他人感染機會。
有時,你可能未出現任何症狀,或對病毒免疫。可能你僅接觸麻疹感染者,容易擔心自己是否受到感染。
麻疹如何確診?
醫生結合受感染者的病徵和抽血檢驗來確診。
已患過麻疹的人可能再度感染嗎?
已經患過麻疹的人士不會再度感染,體內已經存在病毒抗體,對病毒免疫。
如何預防麻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MMR)疫苗
接種MMR疫苗為現時最有效的預防方法。MMR於1967年首次引入香港,當時只有一種單價疫苗。自1996年香港落實了兒童2針麻疹疫苗接種,提高麻疹預防效果。
香港兒童本港1歲時注射第一劑麻疹疫苗(MMR),6歲時接種第二劑。因應最新疫情情況,衛生署建議提前接種第二劑疫苗的時間,由一年級提前至18個月大。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把第二針麻疹疫苗注射時間提早,可提早提升麻疹的保護力。歐洲國家同美國已經跟隨建議,兒童12月大接種第一劑MMR疫苗,18個月大時接種第二劑。
接種第一劑MMR疫苗後,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的預防效果達90至95%,接種第二劑後有效預防效果達到97%。接種疫苗兩周後,人體會產生抗體。
請注意,孕婦不能接種疫苗。
如何預防麻疹?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
衞生防護中心是衛生署的一個部門,建議市民日常生活中預防麻疹要注意:
- 經常洗手,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公共設施後或觸摸口、鼻或眼之前。
- 若有打噴嚏等呼吸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
- 幼兒在出疹後的4天內不應返回學校或幼兒中心,直至症狀完全小時候再正常上學。
- 成人患者在出疹後應留在家中休息,不應返回工作地點,直至痊愈後再正常上班。
- 定期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高危人士(孕婦、兒童、免疫功能較弱人士)如前往人多擠逼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可考慮佩戴外科口罩。
港人對麻疹的免疫力情況
於1967前出生的人士:
本年齡段大部分都曾感染麻疹,因此大多都對麻疹免疫。
於1967至1977年出生的人士:
本年齡段人士可能僅接種一劑疫苗,較可能對麻疹無免疫力。
於1978至1984年出生的人士:
因香港政府於1967年將疫苗納入「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本年齡段人士應對麻疹免疫。不過當時接種麻疹疫苗是非是強制性的。
於1985年後出生的人士:
本年齡段人士接種2劑MMR疫苗。
如果你無法確認自己是否對麻疹有免疫力,請諮詢醫生意見。可透過麻疹血清測試,確認自己是否有需要接種疫苗。任何情況下,再度接種疫苗是安全無害的。
衛生署對控制麻疹疫情爆發有什麼建議?
因最新疫情發展,麻疹個案宗數快速上升,衛生署提出以下建議:
- 所有一歲以上的兒童都應接種MMR疫苗。
- 出生於香港、現時30至60歲的人士應注射第二劑MMR疫苗,或至少進行血清測試,以確保對麻疹有免疫力。
- 若不確定自己是否應該接種第二劑疫苗,應進行麻疹血清測試。
- 未曾感染麻疹,同時未注射MMR疫苗的外籍家庭傭工應盡快注射第一劑MMR疫苗,最好注射兩劑疫苗。
- 孕婦及一歲以下兒童應避免外遊至麻疹疫情高發地區,如菲律賓或日本。
- 免疫功能受損的人士應適時聯系醫生。
相關資訊鏈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