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然感到不適,作嘔作悶,胃部好像有被揪著的感覺——這可能是嘔吐的前兆。上述的情況和嘔吐時難受的感覺,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以下讓我們一一為你拆解嘔吐的原因、治療和舒緩方法,教你預防嘔吐。
常見的嘔吐原因
嬰兒和兒童
成年人
什麼時候需要求醫
如果嘔吐同時出現以下情況,請立即求醫:
- 突然出現嚴重頭痛、頸部僵硬和皮疹
- 發高燒
- 感到迷糊、煩躁或反應遲鈍
- 呼吸困難或脈搏加快
- 腹部劇烈疼痛或痙攣
- 嘔吐物帶血液(亮紅色/棕紅色)或呈綠色
- 直腸出血或排出血便
- 嘔吐物帶有臭味或糞便氣味
- 懷疑食物中毒
當遇上以下情況,你也應該盡快求醫:
- 連續24小時不斷嘔吐(6歲以下兒童連續2-3小時不斷嘔吐)
- 連續24小時不斷腹瀉
- 吐出清澈的液體
- 脫水,例如口乾、小便呈深黃色、6-8小時沒有排尿、頭暈或身體乏力
- 患有糖尿病,特別是正在使用胰島素的患者
- 免疫力較弱,尤其在服用類固醇或化療後
- 體重無故下降
- 經常嘔吐
- 懷孕或懷疑自己懷孕
如何治療嘔吐
嘔吐治療的方法取決於背後成因。醫生會通過進行病歷檢查和測試來確定嘔吐的真正原因。
一些非處方的嘔吐藥物可以用來治療輕度的嘔吐症狀。治療嘔吐常用的藥物包括抗組胺藥(antihistamines),如鹽酸異丙嗪(promethazine)、茶苯海明(dimenhydrinate)和鹽酸美克利嗪(meclizine hydrochloride)。使用非處方藥物前,最好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的建議,並按照包裝上的指示服用。
你可以從醫務診所或憑處方自行到藥房購買嘔吐藥物,如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和多潘立酮(domperidone)。
舒緩嘔吐的方法
- 3-4小時內,每15分鐘啜飲大量清水或吸啜冰片。但一口氣喝太多,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嘔吐。
- 避免酸性和含糖的食品、牛奶、汽水、酒精飲料和咖啡,因為它們會使嘔吐症狀惡化。
- 在嘔吐停止之前,不要吃固體食物,由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開始(BRAT飲食——香蕉、米飯、蘋果醬、吐司和餅乾),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 避免辛辣、油膩或纖維含量高的食物。
- 俯臥或側臥休息。
- 暫停任何藥物治療,直至嘔吐症狀消失為止。一些藥物會引起胃部不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NSAIDs)(例如布洛芬(ibuprofen)、雙氯芬酸(diclofenac)、阿司匹林(aspirin)。如果嘔吐是由藥物引起的,請告訴醫生或藥劑師有關情況。
- 使用口服補液鹽來補充流失的液體和電解質,以改善脫水的情況。
- 用漱口水去除口腔中的胃酸。但不要馬上刷牙,否則可能會損壞牙齒的琺瑯質。
如何避免嘔吐
以下方法有助避免嘔吐: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避免細菌或病毒感染
- 少食多餐,慢慢進食
- 避免食用辛辣和難以消化的食物
- 飯後不要立即躺下或做運動
- 不要過量飲酒
- 沖掉馬桶裏的嘔吐物,並清潔和消毒該區域
- 避免與病人密切接觸,例如分享食物或餐具
噁心是伴隨嘔吐的常見症狀。感到噁心時,你可以嘗試以下緩解方法:
- 慢慢喝少量清澈的甜味(非酸性)液體
- 坐下或仰臥
- 不要做運動
- 假如你正在乘車,不要看出窗外,並嘗試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例如聽音樂
本文由Dr. Lily Wong黃淑婷醫生審閱。黃淑婷醫生Dr. Lily Wong是倫敦醫療診所(the London Medical Clinic)的家庭醫生,在英國和香港均註冊為普通科醫生和藥劑師。她曾在倫敦居住和工作多年,於倫敦中心繁忙的診所服務,幾年前與家人一起移居香港。黃醫生還被任命為香港大學家庭醫學系名譽助理教授,教授醫科學生。
本文由Healthy Matters獨立撰寫,未經贊助。它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
黃淑婷醫生
已經專家審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