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Matters
醫藥資料庫
  • Healthy Matters
    藥品查詢
    藥劑師提示|劑量|副作用
  • Healthy Matters
    食物指南
    營養學家小貼士|營養標籤|功效
  • Healthy Matters
    中醫中藥
    註冊中醫師建議|劑量|副作用
  • Healthy Matters
    中醫方劑
  • Healthy Matters
    醫療專家顧問委員會
文章
  • Healthy Matters
    專科醫生指南
  • Healthy Matters
    其他服務指南
  • Healthy Matters
    疫苗
  • Healthy Matters
    保健品
  • Healthy Matters
    專家分享
健康專題 ★
  • Healthy Matters
    心血管健康
  • Healthy Matters
    運動
  • Healthy Matters
    骨骼及肌肉健康
  • Healthy Matters
    傳染病
  • Healthy Matters
    精神健康
  • Healthy Matters
    皮膚健康
  • Healthy Matters
    癌症及腫瘤
  • Healthy Matters
    美容
  • Healthy Matters
    消化健康
  • Healthy Matters
    大腦及神經
  • Healthy Matters
    食物及營養
  • Healthy Matters
    荷爾蒙健康
  • Healthy Matters
    過敏及免疫
  • Healthy Matters
    常見疾病
  • Healthy Matters
    女士健康
  • Healthy Matters
    懷孕
  • Healthy Matters
    痛症管理
  • Healthy Matters
    嬰兒及兒童健康
  • Healthy Matters
    眼睛健康
  • Healthy Matters
    睡眠
搜尋所有
  • Healthy Matters
    醫生
    專科|地址|電話
  • Healthy Matters
    診所
    診症時間|地址|電話
熱門地區
  • Healthy Matters
    中環
  • Healthy Matters
    尖沙咀
  • Healthy Matters
    旺角
  • Healthy Matters
    銅鑼灣
Healthy Matters
免疫及過敏病專科醫生
地區
健康專題 > 過敏及免疫 > 過敏性鼻炎(鼻敏感)

鼻敏感:應對鼻敏感有妙法!

Healthy Matters
鄔揚源免疫及過敏病專科醫生
核對
醫療專家顧問委員會成員
最後更新於 2023-04-26

29 分鐘閱讀

Hay_Fever

鼻敏感是過敏性鼻炎的俗稱(英文:Hay fever/ allergic rhinitis),在香港十分常見,每四個人就有一位患有鼻敏感,亦即是會對花粉、灰塵、塵蟎、動物毛屑等產生過敏反應。鼻敏感時常會和感冒等混淆,因為兩者的症狀十分相似,例如流鼻水、眼睛痕癢、打噴嚏等。雖然鼻敏感不能完全根治,但有不少方法助你避免鼻敏感發作和紓緩鼻敏感。

鼻敏感是什麼?

鼻敏感,也稱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常見的過敏反應類型,其症狀類似於普通感冒。可能會出現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眼癢、喉嚨癢、眼痛和等症狀。與病毒引起的感冒不同,鼻敏感是對環境中空氣傳播的顆粒物,如花粉、塵蟎、霉菌和動物毛髮的過敏反應,通常是這些過敏原接觸口、鼻、眼和喉嚨時引起的。
 

英文名“Hay fever”來自過敏性鼻炎的流感症狀,並與乾草有關,這源自於早期但不正確的推論,科學家以為這些症狀是由新鮮乾草的氣味引起的。直到1859年,科學家查爾斯·布萊克利才發現花粉才是引起這些類似流感的過敏反應的主因。

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有機會受過敏性鼻炎影響。鼻敏感可以細分為有兩種類型:

  • 季節性過敏性鼻炎:俗稱花粉症,在天氣較為炎熱潮濕的春季、夏季和初秋最常發作。這些季節當中,空氣當中含有較多花粉和孢子,容易引致花粉敏感。治療選擇包括避免或減少接觸過敏原、沖洗並移除過敏原、服用藥物和脫敏治療(過敏原免疫療法)。
  • 常年性過敏性鼻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通常由室內過敏原引起,例如塵蟎、寵物毛屑(包括鳥類羽毛)、黴菌或藥物等過敏原引起。常年性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可持續一整年。

鼻敏感成因

當免疫系統將無害物質(過敏原)誤認為有害物質時,就會釋放化學物質來攻擊它時,從而出現過敏反應。當第一次接觸過敏原時,你的身體會產生一種稱為免疫球蛋白-E(IgE)的抗體。IgE 會在血液中循環,一旦再檢測到相同的過敏原時,就會激活肥大細胞以釋放組織胺(histamine)。組織胺會引起炎症和各種過敏症狀,例如眼睛和鼻子的瘙癢、打噴嚏、皮疹和過度的眼水或鼻水分泌。

 

在鼻敏感的初期,只有大量暴露於過敏原的情況,才會觸發過敏反應。但隨著鼻敏感越來越嚴重,即使是非常少量的過敏原也會引起反應。
 

常見的過敏原的例子包括:

  • 花、樹或草花粉
  • 真菌和黴菌孢子
  • 寵物毛髮
  • 塵蟎、黴菌和蟑螂粉塵
  • 刺激物,如煙草煙霧、香水和汽車廢氣
     

鼻敏感通常在四月至八月(花粉最多的月份)更嚴重,尤其是在天氣炎熱、潮濕和大風的時候。

鼻敏感的風險因素

有些人會比較容易患有鼻敏感。以下的風險因素會增加患上過敏性鼻炎的風險:

  • 家族病史:若有近親患有鼻敏感或其他過敏症,你患鼻敏感的風險會更大。
  • 性別和年齡:青春期前,男孩更容易患有鼻敏感,但青春期後女性較會患有鼻敏感。
  • 出生月份:在高花粉季節出生的人士患上花粉症的風險略高。
  • 幼時較少受到感染的人士:若兒童時期很少受感染,往後的生活中可能有更大風險出現敏感症狀及其他自身免疫問題。
  • 患有其他過敏症或哮喘:患有其他過敏症或哮喘、細菌和真菌感染的人更容易患上鼻敏感。
  • 使用含有阿士匹靈或水楊酸鹽的藥物:這些藥物或會增加組織胺的釋放並令過敏反應更嚴重。
  • 環境因素:長時間逗留在充滿過敏原的工作場所或環境中,會更容易誘發過敏反應。長期接觸煙草也會增加鼻敏感和花粉症的風險。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吸煙,請協助他們戒煙!
  • 青春期、懷孕時期、月經週期或荷爾蒙失調

鼻敏感症狀

常見的鼻敏感症狀包括:

  • 打噴嚏
  • 流鼻涕、鼻塞或發癢
  • 喉嚨、嘴巴、鼻子和耳朵痕癢
  • 眼睛發癢、發紅或流淚(過敏性結膜炎)
  • 頭痛、疲勞、疲倦、容易激怒
  • 鼻涕倒流(Post-nasal drip):鼻涕黏液從喉嚨後部流下,讓你會有異物的感覺。


遇上花粉傳播的季節時,這些症狀可能會變得更嚴重。
鼻敏感的嚴重症狀可能包括:

  • 出汗
  • 頭痛
  • 喪失嗅覺和味覺
  • 鼻塞引起的面部疼痛
  • 喉嚨發癢或疼痛蔓延到鼻子和耳朵
  • 失眠

 

如果你患有哮喘,也可能會出現以下鼻敏感症狀:

  • 胸悶、胸口有壓力感、腫脹感、燒灼感或緊繃感
  • 呼吸急促
  • 喘息和咳嗽


 症狀可能在一年四季中的任何時候出現,主要取決於患者對哪種物質過敏。

鼻敏感的併發症

鼻過敏有機會導致其他疾病或併發症,例如:

  • 睡眠窒息症:當你睡覺時,可能會有一段時間忽然呼吸困難或停止呼吸。這會影響到睡眠質素,甚至導致窒息。睡眠不足亦會導致白天時疲勞、學習或工作無法集中精神、使生產力和生活質量下降。
  • 哮喘:如果過敏原進入了肺部較深處,就會發展為過敏性哮喘。
  • 其他過敏症:由於免疫系統可能變得過於敏感,更容易誘發其他過敏症,例如開始對某些食物產生敏感。
  • 鼻竇炎:嚴重鼻敏感會使鼻腔內的黏膜對其他刺激物(如香煙煙霧或乾燥的空氣)更敏感,所以更容易發生鼻竇炎症或感染。
  • 鼻瘜肉:由鼻膜炎症引起,在鼻竇內壁或會生長出瘜肉。

鼻敏感如何診斷?

如果你發現你對某種物品產生過敏反應,或是你的過敏症狀出現在特定地點或時間,請記錄下並告訴醫生。醫生會詢問你的症狀,也可能會問你最近是否改變了工作場所或家庭環境、放置了新的裝飾品或家具,或者養了新寵物。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和醫生確定你的過敏原。
 

如果無法確定你的過敏原,醫生可能會將你轉介給過敏專家以進行過敏測試,找出你確切的過敏原。常用的過敏測試有:

  • 皮膚點刺測試:將少量已知的過敏原點刺在手臂或後背皮膚。如果你對該物質過敏,則會引發局部過敏反應並出現痕癢小紅點。完成這測試大約需要二十分鐘。
  • 驗血:你的血液將被抽取及進行化驗,以查看免疫球蛋白-E(IgE)抗體是否存在於你的系統中。IgE 是由自身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用以應對可疑的外來物質。如果你有過敏症,你的 IgE 水平會非常高。

 

市面上有售賣一些家用過敏原測試,但不建議使用,因為這些測試不太可靠。請由了解你的症狀和病史及熟悉測試的過敏專家替你進行測試,因為由醫療專業人員來解釋測試結果也很重要。

鼻敏感治療

鼻敏感徵狀通常短暫,一般不需要特別理會就會自動減退。如果你出現鼻敏感症狀,應該立即遠離過敏原(例如鮮花)或離開有過敏原的地方(例如公園或塵土飛揚的環境)。另外,用無藥性的生理鹽水洗臉或沖洗鼻子,能夠將鼻腔裏的分泌物和過敏原沖走和保持鼻黏膜濕潤,從而紓緩敏感反應。洗鼻鹽水有壓力式及噴霧式兩種,可以在藥房購買。建議先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的意見,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如果經以上方法後,症狀仍沒有消失或變得更嚴重,請尋求醫生或藥劑師的協助。醫生有機會處方以下三種鼻敏感藥物,以控制病情:

  • 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噴霧劑或口服藥片:透過抑制組織胺的分泌,從而減少打噴嚏、流鼻水及眼睛發癢等敏感症狀。它們無需處方亦可在藥房買到。第一代抗組織胺藥物較易致睡意,而第二代有相同的藥效但不會致睡意。口服藥物例子包括氯苯那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噴霧劑藥物包括Azelastine及奧洛他定。
  • 減充血劑(Decongestant)噴鼻劑:能夠收縮鼻腔壁血管,有助通鼻塞及快速緩解症狀,但這類藥物不可以持續使用,不然會引致「反彈」,導致停藥後鼻塞情況惡化。孕婦或高血壓人士不適宜使用。賽洛唑啉是最常見的例子。
  • 類固醇噴鼻劑:噴霧劑可以直接將類固醇藥物噴入鼻腔,發揮其控制鼻炎的作用,亦能避免口服或注射類固醇的副作用。不過,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流鼻血或局部感到刺痛。只要依照醫護人員的指示使用適當的份量,長期使用是安全的。例子包括氟替卡松、貝克每松、布地奈德、莫米松。
  • 眼藥水:滴眼藥水可以緩解眼睛不適,例如發癢、眼腫或流眼淚。它通常與其他藥物一起使用。滴眼液通常含有色甘酸鈉或抗組織胺。
  • 口服類固醇:口服類固醇比類固醇噴鼻劑更見效,但會引起更多的全身副作用,所以只處方給嚴重的鼻敏感患者,例如潑尼松龍。
  • 口服孟魯司特:這種藥物通過減少氣道腫脹和收窄來緩解呼吸困難。亦用於預防哮喘發作。
     

除了以上所述,有些人或會使用脫敏治療(過敏原免疫療法)。在脫敏治療,患者將定期接受過敏原注射或吞下滴劑,通常為隔數週或數月,以使免疫系統暴露於少量過敏原。長期脫敏治療會使免疫系統習慣過敏原物質,並增加對過敏原的耐受性。完成脫敏治療後,效果通常可以持續三至五年,甚至有機會成功斷尾。它還可以幫助預防哮喘和新的過敏症。
 

另外,針灸對於鼻敏感也有效且安全。如果你是懷孕或哺乳中的女士,在使用任何藥物前請務必諮詢醫生或藥劑師,以避免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預防鼻敏感

預防勝於治療!要減少鼻敏感症狀發作,最有效的辦法便是避免接觸過敏原。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對什麼物質過敏,可以尋找合適的過敏專家進行過敏測試,例如皮膚點刺試驗。知道自己的過敏原後,就盡可能避免接觸過敏原。但若果自己即將需要接觸到過敏原,你可以及早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以減輕症狀。

  • 在鼻孔內側塗抹凡士林,以阻擋花粉和其他過敏原進入鼻腔
  • 保持家居清潔,空氣流通。可以使用HEPA過濾的真空吸塵器定期除塵。盡可能保持所有表面、地板和地毯無塵。
  • 用濕布擦拭。用乾布除塵容易導致空氣污染和不適。
  • 減少灰塵和塵蟎。使用防蟎的床上用品、定期清潔床單,並在清洗床上用品和衣物後使用烘乾功能。
  • 盡可能關閉門窗
  • 避免在家中擺放鮮花
  • 遠離有毛的物件(如毛公仔、毛地毯,毛衣物)
  • 避免飼養寵物。如果你擁有寵物,時常梳洗牠們以去除身上的花粉和毛髮。如果你對寵物毛髮過敏,你可能需要讓家人或朋友照顧您的寵物,以限制你與寵物的接觸。
  • 戴上太陽鏡或帽子以保護眼睛免受花粉侵害
  • 回家後,立即洗澡和換衣服
  • 避免在潮濕、大風時日以及傍晚外出。尤其是在花粉季節,盡量留在室內。
  • 在車內使用再循環空氣,特別是經過花粉含量高的地方時。
  • 在廚房使用抽氣扇,或避免烹飪產生的煙霧。
  • 遠離香煙。戒煙或讓你的親友戒煙。
     

由於鼻敏感是免疫力失衡的一種表現,所以做適量運動、多曬太陽,以增強身體抗病能力以及強化免疫功能,能有效改善鼻敏感。鼻敏感雖然麻煩,不過只要留意及避免過敏原,就可以將症狀控制得好。

常見問題

鼻敏感和傷風感冒有什麼區別?

鼻敏感(過敏性鼻炎)是由對空氣中的顆粒物(如花粉或灰塵)過敏引起的,而普通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敏感不會傳染,而普通感冒病毒會傳染給其他人。鼻敏感可持續數週或數月,而感冒通常會在一至兩週後消失。如果你的眼睛會有發癢或流淚症狀,或者當你轉變環境後症狀會惡化或有所改善,你可能是患有鼻敏感。
 

為什麼鼻敏感晚上更嚴重?

鼻敏感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發生;然而,夜間症狀可能會更嚴重,因為它們主要是由室內的塵蟎和黴菌孢子引起的,例如是你的臥室裏的窗簾、地毯、床上用品和床墊中。

如何治療鼻敏感?

如果你的鼻敏感發作,請立即遠離過敏原(例如鮮花)或離開有過敏原的地方(例如公園或塵土飛揚的房間)。你可以用生理鹽水灌洗鼻腔和洗面,以洗走臉和鼻子上的過敏原。另外,多留意要保持房間無塵和通風良好、定期清潔衣服和家具。

塵蟎會使鼻敏感惡化嗎?

灰塵和塵蟎有多時候會引發過敏症狀。他們喜歡居住在溫暖的室內環境中,比如臥室。塵蟎通常駐留在布料中,例如窗簾、地毯、床上用品和床墊。要除去塵蟎,使用至少 54.4°C (130F) 的熱水洗滌所有床上用品,或使用至少 54.4°C (130F) 的溫度烘乾衣物至少 15 分鐘。

本文由Healthy Matters獨立撰寫,未經贊助。本文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

Healthy Matters

為香港人而設的醫健資訊站

Healthy Matters是領先香港的健康資源平台。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編輯團隊和醫療專家均具豐富經驗,致力製作高質素而精采的資訊內容,從預防到治療,一路陪你活出健康人生。

 

無論你需要關於病症、藥物及補充品、食物營養、心理健康的資訊,還是在香港尋找醫生、診所,在這裏都應有盡有!

 

健康無價。從今天起,與Healthy Matters一同開展你的健康人生!

了解我們的故事

illustrations of a doctor and a mobile 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