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敏感,也稱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常見的過敏反應類型,其症狀類似於普通感冒。可能會出現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眼癢、喉嚨癢、眼痛和等症狀。與病毒引起的感冒不同,鼻敏感是對環境中空氣傳播的顆粒物,如花粉、塵蟎、霉菌和動物毛髮的過敏反應,通常是這些過敏原接觸口、鼻、眼和喉嚨時引起的。
英文名“Hay fever”來自過敏性鼻炎的流感症狀,並與乾草有關,這源自於早期但不正確的推論,科學家以為這些症狀是由新鮮乾草的氣味引起的。直到1859年,科學家查爾斯·布萊克利才發現花粉才是引起這些類似流感的過敏反應的主因。
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有機會受過敏性鼻炎影響。鼻敏感可以細分為有兩種類型:
當免疫系統將無害物質(過敏原)誤認為有害物質時,就會釋放化學物質來攻擊它時,從而出現過敏反應。當第一次接觸過敏原時,你的身體會產生一種稱為免疫球蛋白-E(IgE)的抗體。IgE 會在血液中循環,一旦再檢測到相同的過敏原時,就會激活肥大細胞以釋放組織胺(histamine)。組織胺會引起炎症和各種過敏症狀,例如眼睛和鼻子的瘙癢、打噴嚏、皮疹和過度的眼水或鼻水分泌。
在鼻敏感的初期,只有大量暴露於過敏原的情況,才會觸發過敏反應。但隨著鼻敏感越來越嚴重,即使是非常少量的過敏原也會引起反應。
常見的過敏原的例子包括:
鼻敏感通常在四月至八月(花粉最多的月份)更嚴重,尤其是在天氣炎熱、潮濕和大風的時候。
有些人會比較容易患有鼻敏感。以下的風險因素會增加患上過敏性鼻炎的風險:
如果你發現你對某種物品產生過敏反應,或是你的過敏症狀出現在特定地點或時間,請記錄下並告訴醫生。醫生會詢問你的症狀,也可能會問你最近是否 改變了工作場所或家庭環境、放置了新的裝飾品或家具,或者養了新寵物。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和醫生確定你的過敏原。
如果無法確定你的過敏原,醫生可能會將你轉介給過敏專家以進行過敏測試,找出你確切的過敏原。常用的過敏測試有:
市面上有售賣一些家用過敏原測試,但不建議使用,因為這些測試不太可靠。請由了解你的症狀和病史及熟悉測試的過敏專家替你進行測試,因為由醫療專業人員來解釋測試結果也很重要。
鼻敏感徵狀通常短暫,一般不需要特別理會就會自動減退。如果你出現鼻敏感症狀,應該立即遠離過敏原(例如鮮花)或離開有過敏原的地方(例如公園或塵土飛揚的環境)。另外,用無藥性的生理 鹽水洗臉或沖洗鼻子,能夠將鼻腔裏的分泌物和過敏原沖走和保持鼻黏膜濕潤,從而紓緩敏感反應。洗鼻鹽水有壓力式及噴霧式兩種,可以在藥房購買。建議先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的意見,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如果經以上方法後,症狀仍沒有消失或變得更嚴重,請尋求醫生或藥劑師的協助。醫生有機會處方以下三種鼻敏感藥物,以控制病情:
除了以上所述,有些人或會使用脫敏治療(過敏原免疫療法)。在脫敏治療,患者將定期接受過敏原注射或吞下滴劑,通常為隔數週或數月,以使免疫系統暴露於少量過敏原。長期脫敏治療會使免疫系統習慣過敏原物質,並增加對過敏原的耐受性。完成脫敏治療後,效果通常可以持續三至五年,甚至有機會成功斷尾。它還可以幫助預防哮喘和新的過敏症。
另外,針灸對於鼻敏感也有效且安全。如果你是懷孕或哺乳中的女士,在使用任何藥物前請務必諮詢醫生或藥劑師,以避免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預防勝於治療!要減少鼻敏感症狀發作,最有效的辦法便是避免接觸過敏原。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對什麼物質過敏,可以尋找合適的過敏專家進行過敏測試,例如皮膚點刺試驗。知道自己的過敏原後,就盡可能避免接觸過敏原。但若果自己即將需要接觸到過敏原,你可以及早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以減輕症狀。
由於鼻敏感是免疫力失衡的一種表現,所以做適量運動、多曬太陽,以增強身體抗病能力以及強化免疫功能,能有效改善鼻敏感。鼻敏感雖然麻煩,不過只要留意及避免過敏原,就可以將症狀控制得好。
鼻敏感(過敏性鼻炎)是由對空氣中的顆粒物(如花粉或灰塵)過敏引起的,而普通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敏感不會傳染,而普通感冒病毒會傳染給其他人。鼻敏感可持續數週或數月,而感冒通常會在一至兩週後消失。如果你的眼睛會有發癢或流淚症狀,或者當你轉變環境後症狀會惡化或有所改善,你可能是患有鼻敏感。
鼻敏感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發生;然而,夜間症狀可能會更嚴重,因為它們主要是由室內的塵蟎和黴菌孢子引起的,例如是你的臥室裏的窗簾、地毯、床上用品和床墊中。
如果你的鼻敏感發作,請立即遠離過敏原(例如鮮花)或離開有過敏原的地方(例如公園或塵土飛揚的房間)。你可以用生理鹽水灌洗鼻腔和洗面,以洗走臉和鼻子上的過敏原。另外,多留意要保持房間無塵和通風良好、定期清潔衣服和家具。
灰塵和塵蟎有多時候會引發過敏症狀。他們喜歡居住在溫暖的室內環境中,比如臥室。塵蟎通常駐留在布料中,例如窗簾、地毯、床上用品和床墊。要除去塵蟎,使用至少 54.4°C (130F) 的熱水洗滌所有床上用品,或使用至少 54.4°C (130F) 的溫度烘乾衣物至少 15 分鐘。
本文由Healthy Matters獨立撰寫,未經贊助。本文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
Healthy Matters是領先香港的健康資源平台。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編輯團隊和醫療專家均具豐富經驗,致力製作高質素而精采的資訊內容,從預防到治療,一路陪你活出健康人生。
無論你需要關於病症、藥物及補充品、食物營養、心理健康的資訊,還是在香港尋找醫生、診所,在這裏都應有盡有!
健康無價。從今天起,與Healthy Matters一同開展你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