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在中式或西式的料理中都是一種常見的辛香料, 它對身體的功效亦不少。在亞洲和印度醫學都被用作幫助消化問題。到現如今,生薑被發現有消炎和抗癌的作用。生薑味道辛辣,中式料理中,生薑常被用作調味料,有去除腥味之用。生薑亦可以用來製作薑母茶、薑汁撞奶。西方國家會用薑來製作甜品/點心,例如薑餅人、薑糖等。
生薑在生長的階段不同都會有不一樣的名稱,但是他們是同一種植物,以下是根據生長時間由短至長排列。
嫩薑/子薑
老薑
亞洲
8-12月
在中醫角度來說,生薑可以祛風散寒,去除身體內的濕氣,提升身體溫度,改善四肢冰冷。有文獻表示癌細胞最活躍/最容易發展的溫度是在35度,可見如果身體的溫度較高的話,能對抗癌細胞發展。有很多動物實驗都發現食用生薑提取物的動物患癌的機會較少,但還沒有直接用人類作有關實驗,相信在未來就會有結論。
薑中的活性物質(6-gingerol、10-gingerol 及 6-shogaol)有抗炎的作用,薑辣素具有抑制人類淋巴炎細胞的效果,令發炎物質減低,減少對鄰近細胞的傷害。生薑能環節大腿軟骨關節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帶來的疼痛。而實驗發現經處理過/煮熟的薑中的活性成分比新鮮薑更多,在抗炎止痛的效果會更好。
有研究顯示食用日常生薑的人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會較高,即代表血糖不會突然飆升而導致影響身體細胞平衡,減少患糖尿病的機會。生薑中的薑酚和薑黃酮亦能有效阻止血脂升高,維持身體脂肪新陳代謝。
有研究顯示每日攝取至少1克的生薑,無論是生薑粉還是經冰糖熬製薑水,基於生薑含有維他命B6,都可以減緩孕吐次數和孕吐帶來的不適。有些孕婦在懷孕期間進食過量薑導致出血問題,因為薑有抗凝血的功用,所以不適宜進食過量。而安全食用生薑的份量會隨著孕期階段而不一樣,所以食用前可以先詢問醫生意見。
在200多年前,中國就會以薑汁醃製肉類,除了取其味道之外,亦能殺死肉類上的細菌,延緩細菌繁殖速度,增加其存放時間。科學發現薑汁能有效消滅常見菌種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
食用大量薑會能血液難以凝固,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士在食用前應詢問醫生建議。
生薑中的水楊酸有白杉稀成分,有機會增加體內組 織代謝,容易誘發蕁麻疹反覆出現。
因為生薑帶有辛辣味,有些人進食後會出汗、發熱,此乃正常現象。
對生薑本身敏感並不普遍,但因為生薑是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與一些藥物不能同時進食。
發現薑上腐爛的地方千萬不能食用,因為薑壞掉後會產生黃樟素質,會對肝臟造成損傷,所以腐爛的薑不宜食用。
近 年薑黃因為可以提升新陳代謝率,幫助控制體重而被人們熟知。生薑和薑黃雖然名字相似,但其實是兩種不一樣的植物,其含有的營養素和其食用價值都不一樣。薑黃外表會比偏光亮和黃色,而生薑會比較黯淡。
本網站上的食物營養資訊只提供了最相關的食物資訊。這些資訊並 不是醫療建議。有關具體的治療建議,請徵詢你的醫生或營養師,並按照你所服用的藥物說明使用。
Healthy Matters是領先香港的健康資源平台。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編輯團隊和醫療專家均具豐富經驗,致力製作高質素而精采的資訊 內容,從預防到治療,一路陪你活出健康人生。
無論你需要關於病症、藥物及補充品、食物營養、心理健康的資訊,還是在香港尋找醫生、診所,在這裏都應有盡有!
健康無價。從今天起,與Healthy Matters一同開展你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