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傷風是由破傷風芽孢桿菌(學名:Clostridium tetani)感染所導致的嚴重疾病。破傷風芽孢桿菌通常存住於泥土裏,可以經皮膚傷口進入人體。破 傷風芽孢桿菌會製造一種毒素,這種毒素會攻擊神經系統,導致肌肉僵硬和痙攣。破傷風是一種致命的疾病,尤其是當症狀影響呼吸肌肉時,感染者甚至可能無法呼吸。這種嚴重的情況最常發生在有傷口且未接種破傷風疫苗的人士身上,故預防破傷風十分重要。屬於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一部分,大多數在香港長大的兒童都會接種 DtaP-IPV 疫苗,以預防破傷風症狀。然而,疫苗提供的保護會隨著時間而下降。因此,成年人應定期進行加強注射以預防破傷風,尤其是患有開放性傷口的人士。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芽孢桿菌(學名:Clostridium tetani)感染所導致。破傷風芽孢桿菌的孢子在日常環境中隨處可見,例如在土壤或灰塵裏。不過,它們通常處於休眠並維持在不活躍的狀態,直到它們找到適合生長的地方。
當休眠的破傷風芽孢桿菌進入傷口或皮膚裂縫時,細菌就會激活生長和分裂,然後釋放出毒素。這種毒素會攻擊神經系統,導致肌肉僵硬和痙攣等症狀。
破傷風芽孢桿菌通過皮膚裂痕進入人體內,而不會從受感染人士傳播到另一個人。破傷風芽孢桿菌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入侵身體:
破傷風的潛伏期為 3 至 21 天,大多數病例在感染後 14 天內出現症狀。
破傷風的症狀包括:
破傷風需要由醫生進行身體檢查,詢問相關病史和疫苗接種史後,才可以作臨床診斷。目前未有診斷測試可以確認破傷風。若然醫生懷疑有其他的情況或許導致患者的症狀和體徵,醫生或會要求患者提供體內樣本作醫學檢驗。
破傷風屬於醫療緊急情況,患者需要立刻入院治療。破傷風的治療藥物和方案有:
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是香港衞生署為所有在香港出生的嬰兒及兒童提供的免費疫苗接種計劃。當中已包括破傷風疫苗,與白喉、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痺成混合疫苗(DTaP-IPV 疫苗)。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轄下的母嬰健康院為香港市民提供免費及全面的兒童免疫計劃。 DTaP-IPV 疫苗在幼童 2、4 和 6 個月大時接種,然後在 18 個月大、小學一年級和六年級時在學校接種加強劑。接種完整疫苗系列可以為小童提供至少 10 年的有效保護。成年人應每十年更新一次破傷風疫苗,若有高風險傷口則應更短時間(5年)更新。
大多數人在接種 DTaP-IPV 疫苗後不會出現嚴重反應。接種疫苗人士可能會出現手臂酸痛、發燒,或是注射部位周圍可能出現少許腫脹等正常現象。家長可以使用退燒藥(例如撲熱息痛)來緩解症狀。如果孩子在接種疫苗後呼吸有困難或發生昏迷(極為罕見),請立即前往急症室就醫。
未有妥善治療的患者有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