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國家都總有屬於自己語言的兒歌,而兒歌的出現必有它的意義和好處,除了為小朋友提供娛樂外,聽兒歌對小朋友的成長發展有什麼幫助呢?
兒歌的內容大多有不同的主題,例如大部分香港人都會聽過的傳統兒歌「打開蚊帳」,歌詞裡可以讓小朋友理解蚊子是會飛的,要用扇把它撥走等生活常識。又例如兒歌ABC, 能幫助小朋友學習及記得26個英文字母。由此可見,兒歌能夠幫助小朋友學習不同的認知概念。因為歌曲是能夠幫助形成記憶,配合圖像的兒歌音樂動畫更能令小朋友透過聽覺及視覺輸入去理解東西。
有一些兒歌的歌詞比較動態,歌詞包含各種動作,例如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 當中的歌詞裡有拍手踏腳等等的動作,這類型的兒歌可以吸引小朋友跟著跳舞做動作,從而促進大小肌肉的發展。
由於每個人都有具與身俱來的音樂感,很自然地小朋友聽兒歌期間會跟著唱。當他們唱著歌詞裡不同的詞彙,其實也是在學習說話及技巧。透過唱出歌詞中豐富的詞彙 ,亦可以訓練到孩子的表達能力。音樂治療會把小朋友需要學習的詞彙放到歌曲裡,誘導他們唱出來,從而掌握所需要學習的字詞。
恆常地聽兒歌可以有助小朋友情緒穩定,就好像很多成年人一樣,總喜歡聽歌放鬆心情,那讓成年人的歌及兒歌有什麼分別呢?兒歌一般結構比較簡單、旋律比較傾向容易預測到的(Predictable Melody) 、 無論節奏或歌曲也比較重複性,這些兒歌的特質都比較適合腦部仍在發展中的兒童。
母語兒歌為小朋友提供親切感,能夠讓小朋友在熟悉的語言的音樂中成長。除了少量的傳統粵語兒歌,近年好些音樂人也開始創作廣東話兒歌,在YouTube平台上分享,以下都是其中能夠幫助兒童發展的兒歌channel:
既然近年多了這些網上免費資源,就不要浪費它們,把兒歌帶給小朋友,讓音樂好好發揮它的功能!
作者介紹:Bettina 為資深幼兒音樂導師及澳洲註冊音樂治療師,曾任浸會大學及香港公開大學講師,教授音樂及幼兒發展課程及音樂治療與自閉症人士碩士課程,並現任澳洲墨爾本大學音樂治療碩士課程實習督導,擁有超過10年的臨床音樂治療經驗及多年培訓幼兒音樂導師的經驗。其中曾合作的機構包括協康會、東華三院、及聖雅各福群會等,亦不斷舉辦講座及專業工作坊,致力推廣音樂治療,並幫助有需要人士。
本文由第三方獨立撰寫,未經贊助。本文中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它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
Healthy Matters是領先香港的健康資源平台。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 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編輯團隊和醫療專家均具豐富經驗,致力製作高質素而精采的資訊內容,從預防到治療,一路陪你活出健康人生。
無論你需要關於病症、藥物及補充品、食物營養、心理健康的資訊,還是在香港尋找醫生、診所,在這裏都應有盡有!
健康無價。從今天起,與Healthy Matters一同開展你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