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涼,終於感到冬天的到來。又是時候要要苦惱冬天的服裝配搭了!穿得過於單薄就容易凍得鼻涕直流,穿太多又慘變「車軚人」,所以恰到好處的穿搭尤其重要!相信愛美的一眾(如小編)都會有一兩件保暖內衣傍身,特別是最受歡迎的UNIQLO的HEATTECH系列。HEATTECH產品十年前正式面世,以超強的保暖力聞名,而且物料輕巧貼身,即使幾件疊加穿著,亦不會顯得擁腫,簡直是冬季的完美時尚單品!
今天跟我們一起拆解冬天的保暖法則,以及HEATTECH內衣保暖的秘密!
衣服穿得愈多就愈保暖?冬季總有人喜歡穿得像隻肉粽,看起來腫漲笨重。但事實上,衣服穿得厚並不一定代表暖,反而有機會因為穿得太「密實」而讓體溫上升,引致出汗。排汗是身體的散熱機制之一,汗水會帶走部份體溫從而幫助身體降溫。當汗水被衣物吸收後,體溫便會下降,所以風一吹我們就會覺得更凍了。
怎樣才是保暖的「必勝竅門」?有時,其實反而「空了」更好。
空氣是良好的絕緣體(insulator),傳熱能力比較慢。觸碰攝氏100度的熱水和攝氏100度的水蒸氣一秒,體感温度上那一定是熱水會令你覺得更熱。所以只要減低空氣對流速度,溫度亦會下降更慢。
冬天常見的衣料,例如毛冷、鵝絨等,正正可以有效地集中空氣,並把空氣保留於衣服纖維中的空間,利用空氣傳熱慢的特性,幫助用家保暖。
Heattech之所以有強大的保暖效果,是由於其細小的纖維可以防止空氣散開,有效保留空氣於衣服纖維之中,在用家的身體周圍形成了一層暖空氣。但這只是第一步,根據研發HEATTECH的中野正海部長在日本的電視節目《有吉のお金発見 突撃!カネオくん》中指出,HEATTECH的材料由四種不同纖維特殊編織而成,可以吸收並儲存人體自然散發的水蒸氣,令纖維可以自行發熱,轉化為熱能。其餘水分再透過特殊纖維排出。
至於詳細原理……自然是UNIQLO的商業機密,不過小編估計與水蒸氣凝結的化學反應有關。水蒸氣比已凝結的液態水帶有更高能量,在凝結過程(condensation)中,水蒸氣中的能量必須被䆁放至周圍的空氣,當中的水粒子之才能與其他水粒子形成化學鍵,成為液態水。
相信HEATTECH的材質就是一種催化劑(catalyst),能夠有效加速水蒸氣凝結為液態水過程,運用身體新陳代謝中䆁放的熱能,將空氣 加熱並儲存於纖維之中,進而形成「自行發熱」的內衣,幫助我們在寒冷的天氣中保持「暖笠笠」!
Inscie HK是由一班香港科技大學的理學系本科生創立運營的科普平台,透過日常生活的細節,帶出各種科學原理。短短三年,平台已經獲得香港科學館及不同企業與報社的關注,亦設立了自家的廣播頻道「我講理學」,更將於2023年出版以香港為本的科普散文集《我港理學》。
香港的冬天不會太冷,温度在18攝氏度左右時,一件HEATTECH內衣打底,加一件大衣外套就已經很足夠了。而在12度左右,可以在HEATTECH和大褸中間多加件毛衣,幫助儲存空氣溫度,形成保暖層。下身也可以穿一條貼身長褲,如瑜珈褲打底,外搭一條面褲,就可以在保暖的同時維持穿搭美觀。
冬天可以減少穿著棉質衣物,因為棉麻物料比較透氣,不容易留住身體熱能,所以保暖度一般。
本文由第三方獨立撰寫,未經贊助。本文中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它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
Healthy Matters是領先香港的健康資源平台。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