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成長,距離就學的日子也愈來愈近,各位爸媽的孩子已準備好上幼稚園嗎?家長固然需要調整心態,而小朋友的身心狀態更不容忽視。首次與親近的人離別、獨自面對陌生人和環境以及正式上學,以上種種對於小朋友而言都是一大挑戰。家長應該如何準備,協助小朋友適應幼稚園生活呢?
幼稚園設有規律的時間表,如上午班為上午9時至中午12時、下午班為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以及延展課程可供孩子上、下午時段的鞏固學習。為適應上學時間,家長宜盡早替孩子建立有規律的作息時間,良好的睡眠習慣有助穩定孩子情緒,對適應幼稚園生活亦很重要。
每當離開父母、遇上陌生 的人和事的時候,小朋友會感到不安。這些負面的情緒並不可怕,分離焦慮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只要父母懂得適當的處理,對孩子日後的發展亦相得益彰。家長可為孩子預先作好入學前的準備﹕開學前帶孩子到所屬的幼兒園或幼稚園附近走走,以增加對鄰近環境的熟悉感;在家中打造上課的氛圍,讓孩子提早適應上課模式及環境,以建立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分散其分離的負面情緒;並且家長在離開學校的時候應態度清晰地向孩子說「再見」,將孩子短暫交予其他照料者,承諾會在短時間內會回來,令小朋友對別離慢慢累積安全感。
嬰兒階段透過哭叫表露心情,在學年齡的幼兒開始學習以言語表達。表達能力在幼稚園尤其重要,特別是需要如廁或身體不適的時候,讓老師明白並解決小朋友的各種感受和需要。家長應於適當時讚揚孩子,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鼓勵孩子主動表達自己。
家長在家中能時時刻刻看顧孩子;但幼稚園班內 學生人數眾多,老師亦無法事事代勞。父母想孩子能順利過度幼稚園階段,應盡量避免他們過份依賴父母和老師,成為嬌生慣養的「港孩」。希望訓練子女獨立,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細節入手。在大人的協助下,激勵小朋友勇敢嘗試,例如進行如廁訓練、讓孩子自行進食、梳洗、換衣服等。當孩子逐步掌握基本自理能力時,不但可以在幼稚園照顧自己,同時能提升自信心,對日後發展和學習過程亦有很多好處。
如孩子曾就讀Playgroup或學前班(PN班或N班),他們對團體生活、待人接物相對會有一定概念。相反,孩子如未有相關之經驗,他們也可透過日常生活中與他人產生互動的機會,培養其社交能力。建議父母多帶孩子到公園、商場、遊樂場等的地方,讓他們多接觸其他小朋友,並在遊戲中學習禮讓、分享和溝通,只要有大人從旁指導正確的待人態度,便有助孩子在校園生活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為迎接開學日,幼稚園或會提供部分上學用品,家長可按需要預備以下上學物品,為孩子作好準備﹕
建議家長邀請孩子一同選購或準備開學用品,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愛的顏色和款式,使孩子更投入幼稚園生活,增加上課時的安全感。
家長可以在多方面為孩子作好準備,包括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建立社交,以及讓孩子提早了解所就讀的幼稚園,包括周邊環境、與老師溝通等,均有助孩子愉快上學去!
本文由第三方獨立撰寫。本文中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它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
Healthy Matters是領先香港的健康資源平台。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編輯團隊和醫療專家均具豐富經驗,致力製作高質素而精采的資訊內容,從預防到治療,一路陪你活出健康人生。
無論你需要關於病症、藥物及補充品、食物營養、心理健康的資訊,還是在香港尋找醫生、診所,在這裏都應有盡有!
健康無價。從今天起,與Healthy Matters一同開展你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