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onfederation of Meningitis Organisations的數據,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人受到腦膜炎影響。本文談及所有您需要了解有關腦膜炎的資訊,內容經過兒科專家張蔚賢醫生Dr. Eddie Cheung核對。
腦膜炎是腦膜(即大腦和脊髓周圍的組織)受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炎症反應。它影響著各年齡層的人士,但5歲以下的兒童以及免疫系統較弱的兒童所面臨的風險更高。
各種不同的病原體都可引起具傳染性的腦膜炎,包括細菌(例如腦膜炎雙球菌、肺炎鏈球菌和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病毒(例如腸病毒、單純疱疹病毒和腮腺炎)、寄生蟲和真菌。
病毒性腦膜炎較為常見,其中很多會自然消退。細菌性腦膜炎則較為罕見,但可能會致命,需要立即求醫。您的醫生會透過 血液檢查、脊椎穿刺檢查以收集腦脊液來進行分析以及進行腦成像檢查(CT或磁力共振掃描)進行診斷。
併發症可能會出現(如聽力下降、視力障礙、癲癇發作)。其他併發症(如記憶和注意力出現問題)可能會影響學習能力,這些在細菌性腦膜炎病例中常見。五分之一以上的細菌性腦膜炎患者有永久性問題。
傳染性腦膜炎主要通過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或飛沫傳播,例如透過接吻、咳嗽、打噴嚏和共用餐具或牙刷。
其他傳播方法包括進食到受污染的食物、細菌由頭部外傷入侵到腦部或嚴重感染到腦膜。
要注意,這種細菌 或病毒並不一定會導致腦膜炎。
腦膜炎屬緊急的醫療情況。如果您的小朋友出現症狀 – 特別是發燒、頭痛和頸部僵硬,請立即帶小朋友求醫。不要等到出疹才去看醫生。
如您的寶寶出現發燒、煩躁不安和食慾下降,您亦應立即帶嬰兒求醫。
如果您認為您的小朋友曾接觸受感染人士,請與您的醫生聯繫,以了解小朋友是否需要抗生素以作出預防。
細菌性腦膜炎
小朋友會在醫院接受以下治療
病毒性腦膜炎
大多數患者屬輕度感染,無需治療亦會自行消失。病毒性腦膜炎通常在7-10日後消失。但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抗病毒藥物或支持性療法。
請注意,如果您懷疑小朋友患上腦膜炎,醫生可能會在初步為他們檢查後根據臨床經驗開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然後,檢查結果將會指導進一步確實需要的治療方法。
疫苗
免疫接種是預防細菌性和病毒性腦膜炎的關 鍵。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提供其中幾種疫苗,例如麻疹、腮腺炎、小兒麻痺症、水痘和肺炎球菌疫苗。
私家診所有提供針對流感、乙型流感嗜血桿菌和A、C、W和Y型腦膜炎雙球菌的疫苗。
預防性抗生素
若有以下情況,您的醫生可能會建議您使用抗生素(例如利福平和環丙沙星)作為預防措施:
良好的衛生及健康習慣
乙型鏈球菌檢查
乙型鏈球菌是最 常見導致初生嬰兒患腦膜炎的細菌之一,可在分娩過程中由母親傳播到嬰兒身上。因此,建議女性在懷孕第36-37週時應進行乙型鏈球菌篩查。呈陽性的女士可以在分娩時使用抗生素。
張蔚賢醫生Dr. Eddie Cheung在1997年於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他之後開始在瑪麗醫院的兒科和初生兒科工作,並於2004年成為兒科專家。他曾在香港葛量洪醫院/瑪麗醫院擔任兒科心臟病專家,並於2005年獲得香港大學醫學碩士學位(優異成績)。他亦是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士、香港兒科心臟學會副主席、香港兔唇裂顎協會顧問。他目前在香港港安醫院擔任兒科醫生顧問和感染控制人員。
本文由Healthy Matters獨立撰寫,未經贊助。它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
Healthy Matters是領先香港的健康資源平台。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編輯團隊和醫療專家均具豐富經驗,致力製作高質素而精采的資訊內容,從預防到治療,一路陪你活出健康人生。
無論你需要關於病症、藥物及補充品、食物營養、心理健康的資訊,還是在香港尋找醫生、診所,在這裏都應有盡有!
健康無價。從今天起,與Healthy Matters一同開展你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