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於1967年首次發現此病的日本兒科醫生川崎富作(Tomisaku Kawasaki)命名,川崎病(又稱為川崎綜合症或黏膜皮膚淋巴腺症候群(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疾病,主要影響幼兒。 它是令全球兒童出現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近幾星期,兒科專家留意到,在很多對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反應的兒童身上出現與川崎病非常相似的症狀。 在4月27日,英國兒科重症監護協會(PICS)發出了一項聲明,內容涉及英格蘭國民保健署發出的緊急警報,該警報強調現時有不少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兒童身上出現與中毒性休克綜合症(toxic shock syndrome)和川崎病一致的症狀。
川崎病(KD)是一種病徵為持續發燒的嚴重的全身血管急性炎症。它傾向在早春或冬季出現。人們認為這是一種僅影響亞洲兒童的罕見疾病。但是在過去的幾十年內,川崎病已成為發達國家兒童出現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病因未知,但可能是免疫系統的反應。川崎病並沒有傳染性。
川崎病最常見於5歲以下的幼兒。男孩子患川崎病的可能性大約是女孩子的1.5倍。
亞洲裔兒童,尤其是日本人,有更大的風險。若兒童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曾患有川崎病,兒童患上此病的風險更高。
川崎病的診斷是根據臨床標準。 這些標準包括持續發燒和其他特異性臨床症狀。 但是,這樣的臨床標準並不能識別所有患有川崎病的兒童,尤其是在6個月以下的幼兒中。醫生可能需要依靠實驗室檢查和超聲心動圖(心臟超聲波)來幫助診斷。
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大約25%的兒童身上會出現危及生命的併發症,這些併發症通常會影響心臟和冠狀動脈,例如動脈瘤(動脈壁凸起)、心跳模式改變、心肌發炎和心臟病發作。及時接受治療可以將冠狀動脈瘤的發生率從25%大大降低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