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特質是我們在不同時間及情況下所表現出來的一組行為、情感及認知傾向,也是每個人獨一無二之處。在許多嘗試分析性格特質的理論中,內向及外向是定義我們性格特質基準的關鍵特徵。我們通常以譜系(spectrum)而非二分法描述不同程度的內向和外向特質。
本文會詳細介紹內向或外向的性格特質,帶你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性格。
內向是一種性格特質。性格內向的人喜歡將自己的感受及思想向內引導,非常注重內在的感受,傾向透過獨處的時間來「充電」。他們是天生的傾聽者,但如果長時間進行社交活動,便容易感到疲累。內向者通常喜歡閱讀、繪畫及寫作等寧靜的活動,享受獨處的時間來反思自我。
內向的人通常表現出與安靜相關的特質。如果你覺得自己有以下的一些特質,你可能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2011年,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模型,將內向的人分成4種不同類型。大多數內向者通常具有多於一類型的特質,而局限於特定一種。
社交型內向者喜歡在比較小的圈子中與別人相處,或者獨處。他們更喜歡與親密的朋友一起去玩,相對而言難以適應聚會場面或跟陌生人社交。
思維型內向者善於反思、 計劃,且極富創造力。與社交型內向者不同,思維型內向者通常不會刻意避免處身人群之中。即使在他人面前,他們也會以豐富的想像力及思考去堅守自己內心的世界,不受外界影響。
焦慮型內向者更喜歡獨處,有異於社交型內向者,他們在陌生人面前往往會害羞或感到不自在。焦慮型內向者也會習慣性陷入沉思,經常回想自己的遭遇並想像自己作出不一樣的行為。
克制型內向者很容易在說話或行動前思考太多。他們思考節奏可能較慢,給人較為保守的感覺。儘管如此,克制型內向者非常冷靜,很少讓壓力等外部因素影響他們的決策。
外向是內向的另一個極端。性格外向的人喜歡社交活動,通過與他人相處及互動來獲得能量,獨處時反而會失去動力。性格外向者更享受社交場合及聚會,喜歡與更多人一同生活、工作,也傾向認為自己是領導者。
一般而言,外向的人會被視為善於交際。如果你認為你符合下面的描述,你可能是個外向者:
內向與外向是許多性格特質理論的核心。這些理論通常應用於職業諮詢及精神科醫院等臨床實踐。性格特質理論之一的五大性格特質(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認為性格特質是一個譜系(spectrum),而不是分類系統。
五大性格特質亦稱為五因素模型,以5個維度描述人格特質,縮寫為「OCEAN」:
一些性格特質深受身處的文化背景影響,特別是亞洲或西方文化。一項研究比較美國及馬來西亞年輕人的性格特質,發現馬來西亞學生在隨和度方面得分較高,但在外向 度和思想開放度方面得分就較低。先天與後天、文化背景及成長環境都會在性格塑造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五大性格特質理論提出內向或外向應被視為一個譜系,不應用作標籤一個人。性格特質是個複雜的系統,我們不能將一個人任意歸類為完全內向或是外向。如果外向程度是一把尺,大多數人都會在尺中間找到自己的位置。
簡單來說,外向度得分低的人較內向,而得分高的人較外向。也有一些人處於中間範圍,他們被稱為中間性格者(ambiverts),兼具兩者的特質。
性格特質不僅與你的人生觀息息相關,還會影響你理解世界的方式。內向及外向者在生活的不同層面可能存在分歧:
內向者及外向者學習語言的方式不同。一項最近的研究探討性格特質如何影響語言學習過程,有趣的是,外向的學習者通過與其他人的語言互動來學習,花較少時間去反思;相比之下,內向的學習者在學習一門語言時較少說話、較多反思,也顯得比較被動,更傾向於獨立學習或以小組形式學習。
一項社會心理學研究邀請內向及外向的參加者互相交流,發現內向的人傾向充當採訪者或顧問的角色,避免表達個人想法及興趣。相反,外向的人傾向於更常去表達自己,並會在溝通中尋找共同的興趣。
另一項研究測試了內向與外向的員工如何應對工作壓力。心理學家對860名參加者進行問卷調查,量度了他們與工作相關的倦怠及個性特質。研究發現,在神經質一項得分較高的內向者在處理壓力時較多出現嚴重的倦怠。相比之下,外向者整體保持較少的壓力水平。
心理學家通常透過訪談、觀察及運用心理量表來了解個人的性格特質。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性格,以下幾種工具可能可以幫助你:
五大性格特質量表的問卷包含44個項目,分別量度5種性格特質:1) 思想開放度、2) 嚴謹度、3) 外向度、4) 隨和度及5) 負情緒度。
參加者需要判斷一些句子能否準確描述自己,例如:
與五大性格特質量表相似,16型人格測驗(MBTI)是一個被職業輔導員及教育工作者廣泛使用的著名性格測試。MBTI量表由心理學家及精神病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提出的性格特質理論衍生而成,以4個二分法來定義性格的4個不同面向:
通過結合4個面向的結果,MBTI測試將性格總共分為16種類型,例如:
無論你的性格內向、外向,還是介乎兩者之間,其實也不需要過份介懷性格測試的結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之處,我們的性格由先天條件、成長環境和經歷等塑造而成,也沒有優劣之分。希望你也能夠做到接納自己、喜歡自己!
內向者注重自己的內在感受,傾向通過獨處的時間來獲得動力。然而,由於內向者在與他人交流時消耗能量,他們可能會顯得較安靜、拘謹及被動。
內向者是優秀的傾聽者。與他人相處時,他們喜歡考慮別人的感受及想法,這使他們成為很好的陪伴者。他們善解人意,富有同理心,也懂得體貼其他人。
所謂內向和外向只是一種性格特質,沒有好壞之分。內向者和外向者都有很多優點,例如內向者重視與親密的朋友深交,而且是和善的領導者;而外向者可能更善於交際,能鼓舞他人。
中間性格者身上同時具有外向及內向的性格特質。在五大性格特質理論中,中間性格者屬於譜系中間,所展現的性格特質根據他們的心情、狀態和目標而變,有時比較內向,有時比較外向。
本文由Healthy Matters獨立撰寫,未經贊助。本文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
Healthy Matters是領先香港的健康資源平台。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編輯團隊和醫療專家均具豐富經驗,致力製作高質素而精采的資訊內容,從預防到治療,一路陪你活出健康人生。
無論你需要關於病症、藥物及補充品、食物營養、心理健康的資訊,還是在香港尋找醫生、診所,在這裏都應有盡有!
健康無價。從今天起,與Healthy Matters一同開展你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