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不知道在香港,每五個幼稚園學童就有兩個有蛀牙?香港大學牙醫學院進行的研究表示,儘管近年香港兒童蛀牙率有輕微下降趨勢,但與世界其他城市相比,香港兒童的蛀牙發生率仍然高得多。在專訪為人母親的謝嘉詠牙醫生期間,我們獲得了有關如何改善和維持小朋友牙齒健康的建議。
通常建議父母在小朋友長出第一隻牙齒後就可以帶小朋友去看牙醫。這有助讓小朋友與牙醫建立關係及逐步了解牙醫,因而當牙醫檢查小朋友的牙齒時,小朋友就不會害怕。為了讓小朋友清楚理解發生什麼事,理想情況下可以在小朋友2-3歲時帶他們進行第一次全面牙科檢查,因為大多數時候,小朋友在3歲時應該就出齊所有的乳牙。
如果小朋友出現牙齒問題的風險低,意思即是他們的牙齒沒有太多問題,父母可以考慮每年一次帶小朋友去看牙醫。如果是高危人士,則指他們已經有蛀牙之類的問題,父母可以考慮每年兩次帶他們進行牙科保健。視情況而定,您的牙醫會在您初次就診時為您提供建議。
對於一個健康的普通兒童來說,他們的飲食中不需要添加任何氟化物(fluoride)。香港的水確實有天然存在的氟化物,但是,我相信氟化物並不是健康牙齒的主要因素。牙齒健康的關鍵是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刷牙和使用牙線、父母在小朋友刷牙後可以幫他們重新刷牙、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盡量減少進食糖分。
一旦兒童知道怎樣吐口水和漱口而不把水吞下,他們就可以每次使用豌豆大小的氟化牙膏刷牙。或者,您可以使用非氟化牙膏來幫助他們養成習慣並練習使用牙膏。而由於使用牙線需要高靈活性,父母可以幫小朋友使用牙線清潔牙齒。
牙紋密封劑用於牙齒表面或側面有自然的深溝和裂縫的人。大多數人會建議當第一隻成年臼齒出現時(通常在5-6歲左右),就使用牙紋密封劑密封那些深溝和裂縫,以防止牙菌斑沉積而導致將來出現蛀牙的風險。我不能一概而論表示每個小朋友都應該使用牙紋密封劑,因為實際是視乎不同個案的情況,因此父母應該聽取他們的牙醫的建議。
長時間使用奶嘴或吸吮拇指可能會對它們的牙齒排列和骨骼生長產生不利影響。但是,成為媽媽後,我意識到大膽建議不要讓嬰兒使用安撫奶嘴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它亦有優點(例如可以讓寶寶一整日不哭!)。我要說的是,兩者都需要謹慎使用 ,並且在他們的乳齒全部萌出後,盡可能嘗試停止使用,並限制他們的使用時間,即僅在就寢時間使用。
正如之前所述,蛀牙是在香港最常見的問題。除了我之前提到關於良好衛生和飲食習慣的關鍵建議外,還有一個重要建議是要小心夜晚用奶樽餵奶,盡可能不要讓寶寶含著奶樽入睡。這是幼兒的牙齒多處有蛀牙的原因。
父母經常問他們可以如何令小朋友刷牙或想刷牙。我的建議是在小朋友年幼時就開始為他們樹立積極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嬰兒、幼兒、兒童、青少年都很聰明。他們知道什麼是對您重要的事(例如您每日都刷牙);因此,盡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早晚展示自己正確刷牙、用牙線、去睇牙醫而不害怕。講到尾,當每個人都好好保護自己的牙齒時,去睇牙醫真的不是那麼可怕。
謝嘉詠牙醫Dr. Carrie (Kar Wing) Tse是香港維健牙科中心的一名牙科醫生,之前曾在菲臘牙科醫院工作。 她於加拿大韋仕敦大學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然後在香港大學修讀牙科,並獲得牙科學士學位。
本文由Healthy Matters獨立撰寫,未經贊助。它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
Healthy Matters是領先香港的健康資源平台。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編輯團隊和醫療專家均具豐富經驗,致力製作高質素而精采的資訊內容,從預防到治療,一路陪你活出健康人生。
無論你需要關於病症、藥物及補充品、食物營養、心理健康的資訊,還是在香港尋找醫生、診所,在這裏都應有盡有!
健康無價。從今天起,與Healthy Matters一同開展你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