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又名「亞洲參」,是五加科人參屬的一種, 同屬的還有花旗參、竹節參等等。太子參、丹參、黨參雖然型態和功效上和人參相近,但其實不是人參的一種。高麗蔘是指在韓國種植的人參。人參被譽為「百草之王」、「高麗三寶」是老幼皆知、馳名中外的藥材。人參的培植有一定難度,需要在陰涼、濕潤的地方,晝夜溫差不能太大、栽培時間長。因此,人參亦是一種名貴藥材。野生的人參需要在山野中生長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在市面上的人參大多以原條、切片、磨粉和提取物的形式購買。
人參被視為一種保健品,並不是治療單一病症的藥物。而因為中國古代書籍記述的藥用價值跟現在西方科學的字眼不同和難以量化,所以很多科學家都在對人參開展研究。
蔘類植物被歸類為調理藥物,在1947年一位科學家N. V. Lazarea為調理藥物訂下3個準則
分別是:
1)使身體的各種功能正常化和維持體內平衡
2)即是長期服用都不 會帶來副作用
3)不死治療單一病症的藥物,應該提升整體防禦疾病能力
而蔘類植物就能滿足全部三個準則
初步發現,是因為含有皂苷(ginsenosides)、高麗蔘多醣(ginseng polysaccharides)和麥芽醇(Maltol),有抑制癌症、抗氧化、降低血糖和血壓的作用。
參類之所以在補身效果如此顯著,是因為當中的營養素可以同時充當刺激物和抑制劑,例如他們可以令血糖水平升高或者降低,亦可以讓紅血球分解和重合。所以蔘類藥物能基於身體的需要而調節其功能。
想知道更多人參在中醫學上的資訊和常用配搭,可以參閱此文
亞洲東部
冬天
根據外國營養研究團體的資料,每100克新鮮人參的營養成分為:
人參卡路里
80大卡
人參宏量營養素
碳水化合物 | 蛋白質 | 脂肪 |
碳水化合物:18克 膳食纖維: 2克 | 2克 | 1克 |
人參建議攝取量
人參粉:每日一小湯匙
人參片:每日四到五片
據中醫理論而言,人參的藥性藥味屬於味甘、微苦、微溫之品。它歸經於肺、脾經,因此對肺和脾臟,及其經絡具有較明顯功效。人參是大補元氣的主要中藥,可以補氣固脫,是急救體虛休克、大量失血、嚴重嘔吐、四肢厥冷、脈搏微弱的重要藥物。
同時是治療脾氣不足的重要用藥。常用於治療脾虛症狀,如:食慾不振、嘔吐、腹瀉。
有些運動愛好者會為了更好的身型和提升運動表現而服用。但服用類固醇就會帶來不少副作用,例如提升血壓、精神緊張、流鼻血等。而人參早在2000年前就被記載其提升耐力的功用。在1948年,一位蘇聯將軍要求每一位將士在跑步時含著一片蔘片,而大部分將士跑步的速度都提升了。蔘片能提高運動表現,是因為能促進三磷酸腺苷(ATP)製造,亦即身體中的能量單位,換句話說就是運動時能提供更多的能量,乳酸分泌減少,感受疲倦的機會減少。一項研究證實運動前食用蔘片,運動後的乳酸水平會較平時低,可見能減低疲倦的感覺。除此之外,蔘類亦可以促進荷爾蒙皮質酮(Corticosterone)增生、平衡礦物質的運用等多個機制去提升運動表現。
隨著年紀漸長,大腦的記憶力和專注力會慢慢減退。
而服用人參能令大腦細胞延緩衰老。一份學術文章提出比起健康人士,大腦功能開始衰退的人食用人參能逆轉衰老,因為其化學物質能刺激大腦。研究指出病人即使已患有嚴重程度的心血管疾病,在服用人參一段時間後,大腦接收到的氧氣量會上升。另一則研究指出服用人參的參加者閱讀速度比平常人快。另外,造成大腦功能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不同的心血管問題,導致沒有足夠氧氣帶到腦部,人參中含有不同的抗氧化物,例如麥芽醇(Maltol),能防止血管硬化,保持心臟和大腦健康。人蔘皂苷亦能防止大腦細胞凋亡,保護記憶損傷。
研究發現人參能增加血液裡的白血球和殺手細胞,這兩種細胞都是身體防禦疾病的第一道防線。即使間中食用人參的參加者亦顯示出更好的免疫力。而人參中的抗氧化物麥芽醇等,都能對抗自由基,預防慢性疾病。
在多份研究中,人參的提取物都能抑制老鼠體內的癌症腫瘤擴散,雖然還沒有研究證實人參能抑制人體中的癌細胞,但在很多中藥藥方中,人參都用作紓緩化療、癌症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包括噁心、頭暈等。學者指出有人參食用習慣的人患癌的機會較少,所以其預防作用甚至比治療更大。
研究指出蔘類提取物能促進胰島素(Insulin)釋出,而胰島素能提升肝臟和細胞吸收血糖的能力,從而減低體內血糖水平。蔘類植物含有人參多醣(ginseng polysaccharides),能減慢葡萄糖吸收,防止進食後血糖飆升。食用蔘類植物後,患者的血糖、膽固醇水平都有下降跡象。
研究發現紅參中的人参炔醇(panaxynol )和 人參酚(panaxynol )能抑制臉上暗瘡生成。參加者在塗抹有以上兩種成分的護膚霜能減少新暗瘡生成和減少臉上紅斑。
因為人參補氣,但蘿蔔破氣化痰,與人參的補性剛好相反,一起吃可能會降低人參的補性。但蘿蔔可以改善吃了人參之後的腹脹、消化不良,並非真的不能與蘿蔔一起吃。
人參會令人有燥熱的感覺,而茶類或咖啡中的咖啡因都有令人亢奮的作用。兩者同時飲用會令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
紅參和白參的分別來自於其製作方法,同一品種人參經處理之後變成了白參/紅參。不同的炮製方法會令其藥效不同。紅參先蒸製/浸泡在藥酒之後人工/自然曬乾,所以其外表會變得深紅色,而白參則是直接人工/自然曬乾,甚至新鮮的人參都稱謂白參 。紅參的補氣效果最佳,而白參的生津效果最突出。
寒性體質的人可以選用紅參,而熱性體質的人服用白參會比較適合。
中醫師建議人參不適合用大火煎煮,其熱力會破壞人參中營養的化學成分。建議在煮食最後才放入人參,或者單純用熱水沖泡飲用即可。
藥性強度較低的不代表其價值低,而是比較溫和。需要視乎自身體質才能定奪適合哪一種。人參在補身效果而言,比起太子參、黨蔘、花旗參更強,但其價錢更貴。若果不是經歷了大手術、大病,只是想要強身健體的話,可以用黨蔘替代。雖然黨蔘的科屬與人參不一樣,但其藥效跟人參接近,有延年益壽、益智安神。而花旗參就適合陰虛火旺人士使用。太子參的補氣能力較弱,但是可以生津止渴。其藥性較適合病後初期調理身體,因為病人虛不受補,並不能承受藥性過強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