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一生總有頭暈頭痛的時候。頭暈屬常見的生理現象和症狀,患者可能經歷頭暈想吐和天旋地轉的感覺。雖然頭暈十分普遍,但其可能為嚴重疾病的症狀,故大家不應輕視頭暈😵⋯⋯
頭暈是什麼?
頭暈(英文:Dizziness)是一種讓人頭昏眼花的感覺。它可以為患者帶來頭暈慾昏、天旋地轉、失去平衡、步行不穩或迷失方向感等經歷。雖然輕微頭暈大多無需治療即可好轉,然而頭暈仍可增加患者跌仆損傷的風險。
人們或經常混淆「頭暈(英文:Dizziness)」和「眩暈(英文:Vertigo)」。雖說兩者的表現相似,但眩暈較則重於視物天旋地轉及移動的感覺,與頭暈不盡相同。
頭暈原因
頭暈可由許多不同的原因引起。可能導致頭暈的常見原因包括:
- 心臟疾病:例如心臟病發作、心肌疾病、心律不正和心房顫動等。此類心臟問題可影響心臟泵血能力,減少腦部血流量而導致頭暈症狀。
- 血壓問題:如嚴重出血、脫水或姿勢突變等皆可導致血液循環不足和血壓下降。當身體缺乏血液,便會導致頭暈症狀,尤以大腦血液循環為主。
- 內耳問題:內耳負責調節身體平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美尼爾氏綜合症(耳水不平衡)、耳部感染等皆可導致頭暈。
- 大腦狀況:中風、腦腫瘤、偏頭痛、多發性硬化症、癡呆症和其他腦部疾病都可表現出頭暈症狀。
- 精神障礙:例如壓力、焦慮、抑鬱、驚恐症亦可見頭暈。
- 藥物效果:頭暈亦經常由藥物副作用引起(例如降血壓藥、抗驚厥藥、抗抑鬱藥、鎮靜劑、抗生素和止痛藥等)。
- 貧血:貧血或缺鐵症可減低血液帶氧量而導致頭暈。
- 糖尿病或禁食中人士可因低血糖而導致頭暈。
- 懷孕和經期婦女可因荷爾蒙變化而導致頭暈。
- 過度勞動可增加出汗和體液流失而引致頭暈。
- 病毒感染如感冒和流感都可表現出頭暈症狀。
- 暈車。
- 飲酒。
- 過敏反應。
- 一氧化碳中毒。
- 電解質和荷爾蒙失衡亦可導致頭暈。
頭暈解決方法:頭暈治療
頭暈解決方法取決於其頭暈原因。如頭暈持續不退,則應及早求醫並進行身體檢查以排除潛在健康問題。 當頭暈情況只持續數秒至數分鐘時,其大多毋須治療。
如頭暈是由特定疾病誘發的,則應從原發疾病入手治療。此類慢性頭暈一般可隨原發疾病一同受控,例子包括:
(1)美尼爾氏綜合症(耳水不平衡):應使用低鹽飲食和利尿劑(例如氫氯噻嗪)以排出積聚液體。
(2)偏頭痛:使用止痛藥,如撲熱息痛、布洛芬、萘普生和阿士匹靈 。
(3)體位性低血壓:使用氟氫可的松或偽麻黃鹼提升血壓。
如同時出現噁心情況,醫生可能會處方抗組胺藥物(例如茶苯海明和西替利嗪)和抗膽鹼能藥物(例如甲磺酸苯甲托品)。苯二氮卓類藥物(例如地西泮和勞拉西泮)則可有效控制天旋地轉感。
此外,物理治療的平衡康復練習亦可以幫助患者適應運動和平衡變化。
如若服藥引致頭暈,請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意見。
頭暈解決方法:如何舒緩頭暈感覺?
患者可遵從以下建議來舒緩頭暈感覺:
- 躺坐休息直至頭暈感覺消失。期後應緩慢起身,以免失去平衡而摔倒。
- 增加補充體液,尤其多喝水。
- 在陰涼地方休息。
- 必要時,請利用拐杖和扶手行動。
- 避免突然彎腰。
- 久坐或久卧後應避免突然起身。
- 頭暈時應禁止駕駛、使用機器、提舉重物等,以免產生危險和受傷。
常見問題
除就醫服藥外,輕微頭暈一般可隨時間自行消退。你亦可以嘗試躺坐休息片刻、補充體液、休息於陰涼處等方法來擺脫頭暈。
本文由Dr. Lily Wong黃淑婷醫生審閱。黃淑婷醫生Dr. Lily Wong是倫敦醫療診所(the London Medical Clinic)的家庭醫生,在英國和香港均註冊為普通科醫生和藥劑師。她曾在倫敦居住和工作多年,於倫敦中心繁忙的診所服務,幾年前與家人一起移居香港。黃醫生還被任命為香港大學家庭醫學系名譽助理教授,教授醫科學生。
本文由Healthy Matters獨立撰寫,未經贊助。它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