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英文:Gastroenteritis)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疾病。腸胃炎每次出現總使患者痛不欲生、折騰不已。腸胃炎通常由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感染腸胃道而引起,可導致胃痛、腹瀉、嘔吐、發燒、冒冷汗等症狀。任何人都有機會感染腸胃炎,亦可以傳染給別人!為何腸胃炎會這麼常見?我們又可以如何應對和預防腸胃炎?
腸胃炎即胃黏膜和腸黏膜發炎。常見的腸胃炎原因為食入受污染的食物、水或使用不潔器皿進食而感染病原體所致。
腸胃炎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其中以病毒感染最為常見。常引致腸胃炎的病毒類型包括:
細菌性腸胃炎較容易於衛生習慣欠佳的人群中傳播。疏忽洗手並以不潔雙手接觸食物和其他物位,即可能污染其表面。當觸摸這些受污染的表面時,便較容易感染細菌。常見導致腸胃炎的細菌包括:
寄生蟲感染所導致的腸胃炎於發達地區(如香港)一般較為罕見,其大多通過糞口傳播。可引起腸胃炎的常見寄生蟲包括:
醫生可以簡單地通過個人病史和症狀診斷腸胃炎。在嚴重情況下,醫生亦可能會採集糞便樣本檢查或進行血液檢查。
一般的腸胃炎通常會在一星期左右自行痊癒。因此,治療目的主要是預防脫水和緩解症狀。治療選擇包括:
為了防止脫水和緩解腸胃炎症狀,建議你採取以下家居護理方法:
這取決於感染的病原體。一般來說,腸胃炎會在1-3日內好轉,也可能維持1星期或更長時間。如果嘔吐超過1-2日或腹瀉持續數日以上,請立即就醫。
腸胃炎的主要症狀是腹瀉和嘔吐,亦常伴見其他症狀包括胃痛、腹痛、噁心、發燒、發冷、頭痛和食慾不振等。
腸胃炎主要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你可能因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飲用受污染的水而被感染,也可能通過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而透過口腔感染病原體。另外,未煮熟的肉類和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也有機會傳播病原體。
在病情好轉前,建議清淡飲食及盡量減少食用份量。白飯、蘋果和麫包等食物易於消化,對沒有胃口的腸胃炎患者有益。盡量避免食用辛辣食物、高糖食物、高脂肪食物、果汁和乳製品,因為它們會影響腸胃功能,使病情惡化。
運動飲料(如寶礦力)含有大量糖分,會刺激腸胃及可能使病情惡化。而運動飲料含有的電解質和腸胃炎中因嘔吐和腹瀉所流失的電解質未必一致。為防止腸胃炎引致脫水,腸胃炎患者可以飲用口服補液溶液以補充鹽分和水分。口服補液溶液通常為即沖粉末於香港各大藥房有售。
本文由Dr. Ernest Han Fai Li李恒輝醫生專業審核。李醫生為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目前駐診於中環腸胃肝臟中心。李醫生於2004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其後於公立醫院為香港大眾服務至2016年。李醫生同時為香港消防主任協會之醫學顧問、鍾錫熙長洲安老院總理會醫學顧問及303區獅子會器官捐贈委員會主席。
本文由Healthy Matters獨立撰寫,未經贊助。它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 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
Healthy Matters是領先香港的健康資源平台。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編輯團隊和醫療專家均具豐富經驗,致力製作高質素而精采的資訊內容,從預防到治療,一路陪你活出健康人生。
無論你需要 關於病症、藥物及補充品、食物營養、心理健康的資訊,還是在香港尋找醫生、診所,在這裏都應有盡有!
健康無價。從今天起,與Healthy Matters一同開展你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