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常因工作、運動或不良生活習慣而罹患各種慢性痛症。基於止痛藥效果不彰、懼怕止痛藥副作用等原因,不少人都在尋找非藥物止痛方法。但市面上止痛機五花八門,各種專有名詞使人頭昏腦脹。本文將為你講解市面常見止痛機原理,助你了解它們的差異。
「經皮神經電刺激器」(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TENS)又稱「低週波治療器」。主要以兩種原理來止痛:第一種是透過「門閥控制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以較高頻率電流刺激表皮神經產生「感覺訊號」,「感覺訊號」在傳遞到大腦前會通過並關閉一個稱為「門閥」的區域,讓傳導速度較慢的「痛覺訊號」傳遞受到阻隔,「痛覺訊號」不能到達大腦,人就感覺不到疼痛。電流開後不久就能關閉「門閥」,所以此原理所得的止痛效果比較快,但因為只要電流一關「門閥」也就會打開,止痛效果不能持久。 幸好還有第二種原理:較低頻率電流可以刺激腦部產生有止痛效果的化學物質「安多酚」(endorphin,又稱「腦內啡」)。雖然此原理的止痛效果比較慢,但可維持較長時間。
由於TENS會發出電流,曾患中風的人士、皮膚感覺受損的人士、心臟病患者、癲癎症患者、治療部位在頭或頸部的人士必須先詢問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意見,才可使用TENS。而心律不正常或植入心臟起搏器的人士、治療部位附近有植入金屬的人士及懷孕婦女更是不適宜使用TENS。
此外,神經肌肉電刺激(NMES,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與TENS常常被混淆。其實神經肌肉電刺激的原理是用電流來模擬大腦給神經的訊號來控制肌肉的動作,使肌肉收縮,主要目的是訓練肌肉,改善肌肉控制能力,增加肌肉力量並防止肌肉萎縮,並可幫助紓緩肌肉痙攣(抽筋)。兩者最主要分別在於經皮神經電刺激器集中刺激感覺神經,而神經肌肉電刺激集中刺激運動神經。
紅外線是指波長約為700 nm到50000 nm的光線,是不可見光。紅外線治療屬於熱療,原理是透過熱能效應(thermal effect)增強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率,改善肌肉痠痛和僵硬。紅外線治療與普通熱敷的主要分別是,一般用熱毛巾熱敷是透過傳導(conduction),需要透過介質傳熱;紅外線則以輻射(radiation)傳遞熱能,不需直接接觸皮膚,減少傷口受感染或對熱敷材料過敏的風險。不過,紅外線治療容易令皮膚乾燥及老化,使用時間過長或距離過短更會引起皮膚灼傷,因此使用紅外線治療時一定要小心。此外,糖尿病、皮膚病患者,換了金屬人工關節者,服用鎮定劑、止痛藥者,飲用含酒精飲料者因灼傷風險較大,不宜使用紅外線治療燈。使用紅外線治療燈時尤其要注意不要直接照射研究,以免水晶體受損。
市面上的紅外線治療產品主要分為透過電力放射紅外線的治療燈和不需電力的紡織品,例如護具、毛毯、衣物等。這些紡織品的原理主要是透 過在布料中混入一些特殊物料,例如金屬氧化物,當布料被人體加熱後便會發出紅外線。但這些紡織品發出的紅外線強度是否與治療燈相若,是否真的能達到熱療的效果,似乎需要更多研究去支持。
不論使用哪一種止痛機之前,都應先諮詢醫生意見。引致痛楚的原因繁多,如未經醫生診斷便自行止痛,很可能只是忽視了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醫生會按需要轉介患者給物理治療師跟進,有些止痛療法只能由專業人士實施。而且每個人適合的治療方案都不同,若未經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判斷便自行使用止痛機,有機會引致嚴重副作用。
市面上常見止痛機有TENS、NMES、紅外線治療燈等,它們的原理及分別請參閱內文。
不論使用哪一種止痛機之前,都應先諮詢醫生意見。引致痛楚的原因繁多,如未經醫生診斷便自行止痛,很可能只是忽視了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而且若未經物理治療師的處方便自行使用止痛機,有機會引致嚴重副作用。
每一種止痛機的原理、適應症和禁忌症都不同,應該先經由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診斷再決定應該使用哪一種。
本文由Healthy Matters獨立撰寫,未經贊助。本文僅提供資訊,不能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不應將其作為特定的醫療建議。
Healthy Matters是領先香港的健康資源平台。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
我們的編輯團隊和醫療專家均具豐富經驗,致力製作高質素而精采的資訊內容,從預防到治療,一路陪你活出健康人生。
無論你需要關於病症、藥物及補充品、食物營養、心理健康的資訊,還是在香港尋找醫生、診所,在這裏都應有盡有!
健康無價。從今天起,與Healthy Matters一同開展你的健康人生!